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图像过滤系统的设计中,利用当前方法进行过滤系统设计时,没有对图像中敏感信息进行考虑,只是采用基本的方法对图像中全部信息进行过滤,造成信息过滤的准确率较低,且图像质量较差.利用Winsock2 SPI技术对图像敏感信息拦截与过滤进行实现,克服传统过滤系统存在的弊端,提高图像敏感信息过滤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悬浮颗粒物图像的质量,完成对悬浮颗粒物图像敏感信息智能过滤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设计的系统有效提高了过滤的准确性与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2.
邢奕  王骢  路培  李子宜  刘应书  于晗 《环境科学》2016,37(12):4538-4544
多孔材料过滤去除环境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是空气净化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介孔分子筛(MCM-41、SBA-15)和有序介孔碳(CMK-3)这3种典型介孔材料对2~20 nm的NPs进行过滤脱除研究,旨在探索介孔材料在NPs过滤方面的应用可行性与相关理论基础.基于3种介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通过本实验发现介孔材料孔道的最可几孔径以及一定量的介孔孔容是吸附NPs的关键,而微孔分布对去除NPs贡献不大.进一步对SBA-15在不同流量及不同颗粒床厚度下对NPs的去除进行了分析,发现纳米颗粒物的最易穿透粒径(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MPPS)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MPPS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随之降低,且MPPS基本不受颗粒床厚度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为介孔材料过滤脱除NPs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3.
Abstract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bio-based vehicle fuels and impending harsher regulations of CO2 emissions are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econd generation of ethanol fuel processes. These processes will increase yields and make new feedstocks available, as they are designed to handle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such as wood. In order to achieve a sound financial economy of such a process, as well as an acceptable degree of energy efficiency, it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that the lignin produced has a high dry cont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lignin slurry from a pilot plant in the north of Sweden, in which the lignin slurry was filtered, press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dewatering was evaluated with the classical filtration equation by determining the average specific fil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filter cake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ork, relatively low values of the specific filtration resistance were obtained.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low values were an effect of the high amount of cel...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山西省山阴县高砷地下水分布和污染程度的实地调查,对高砷水环境中砷的形态及富集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以曝气氧化和加药(加入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作为混凝剂)过滤工艺为基础的联合水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山阴县砷污染严重的地段,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Eh为-50~142 mV,pH值为8.28~8.73,这种Eh下降、pH升高的地下环境给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当地下水中ρ(硫化氢)<140μg·L-1时,用功率为5 W的松宝SB-648双头氧气泵连续曝气1.5 h即可达到基本去除的效果.以25 m深处地下水为例,其ρ(As)为275 μg·L-1,待硫化氢去除后在水中加入摩尔比n(FeCl2):n(FeCl3)=1:1的混合物,连续曝气5 h,水体中60%以上的As(Ⅲ)可转变为As(V).经投加药品和曝气氧化处理后的地下水若能及时通过简易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体中ρ(As)仅为5~8 μg·L-1,达到GB 5749-2006<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且过滤后的水体中ρ(Fe)为0.03 mg·L-1,远小于GB/T 14848-93<地下水水质标准>规定的Ⅰ类标准.该水处理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将As(Ⅲ)转化为As(V),并使As(V)与混凝剂发生吸附共沉淀反应,从而达到高效除砷的效果.过滤过程则可以防止氢氧化物胶体与砷酸盐形成的絮体二次进入环境,同时进一步降低水体中铁离子含量.该方法适用于我国广大高砷水地区家庭分散式供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5.
A treatment unit packed by granular adsorbent of Fe-Mn binary oxide incorporated into diatomite (FMBO(1:1)-diatomite) was studied to remove arsenic from anaerobic groundwater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or post-treatment. The raw anaerobic groundwater containing 35-45 μg/L of arsenic was collected from suburb of Beijing. Arsenic(III) constituted roughly 60%-80% of the total arsenic content. Approximately 7,000 bed volumes (ratio of efluent volume to adsorbent volume) treated water with arsenic concentration below 10 μg/L were produced in the operation period of four months. The regeneration of FMBO(1:1)-diatomite had been operated for 15 time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FMBO(1:1)-diatomite. With increased loading amount of Fe-Mn binary oxid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arsenic decreased 20%-40%. Iron and manganese in anaerobic groundwater were oxidized and adsorptive filtrated by FMBO(1:1)-diatomite efficiently. The final concentrations of iron and manganese in efluents were nearly zero. The continued safe performance of the treatment units proved that adsorbent FMBO(1:1)-diatomite had high oxidation ability and exhibited strong adsorptive filtration.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明确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缓蚀剂对污水处理系统腐蚀行为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腐蚀形貌观察、腐蚀产物成分分析、腐蚀失重测试等手段,分析污水处理系统腐蚀原因,考察油田化学添加剂对SSF污水处理系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输送介质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高浓度氯离子、氧是导致SSF净化装置内腐蚀的主要原因。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150、0.3、60 mg/L的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后,动态腐蚀速率可从1.8544 mm/a降到0.6674、0.8627、0.3530 mm/a,静态腐蚀速率可从1.2515 mm/a降到0.9565、0.9474、0.6256 mm/a。添加160 mg/L缓蚀剂,动态腐蚀速率从1.8544 mm/a降低到0.0822 mm/a,静态腐蚀速率从1.2515 mm/a降低到0.0238 mm/a。同时添加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三种药剂,动态腐蚀速率为0.7672 mm/a,静态腐蚀速率为0.8742 mm/a;同时添加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缓蚀剂四种药剂,动态腐蚀速率为0.3069 mm/a,静态腐蚀速率为0.0263 mm/a。结论添加缓蚀剂能有效控制SSF污水处理系统内腐蚀。污水处理用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对腐蚀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动态条件下,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降低了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在静态条件下,三种添加剂对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7.
文章研究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环境条件对混合液粘度的影响,以及混合液粘度对膜过滤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液的粘度主要是由胞外聚合物引起的;混合液粘度随着胞外聚合物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混合液粘度与各操作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U=1.586(MESS)^0.614T^-0.106(DO)^0.4697;混合液粘度与膜过滤阻力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8.
关于钢铁企业全膜法制取脱盐水工艺原水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膜法制水系统,即超滤加二级反渗透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脱盐水的制取。为实现节能减排,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追求将工业污水收集后处理制成脱盐水和回用水用于生产。从全厂水量平衡、水质平衡的角度,对分别采用工业新水和工业污水作为制取脱盐水原水的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证了采用工业污水作为制取脱盐水的原水是否可以真正的实现节能减排,可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9.
针对压载水中外来藻类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以含有青岛大扁藻的海水为模拟压载水,在处理流量为1~9m3/h和藻初始数量为3×103~3×104/mL条件下,研究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结合的处理方法对海水中扁藻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在此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于扁藻的去除效率可达100%;电镜分析显示扁藻在处理过程中会先后受到微孔过滤的挤压和紫外辐射的伤害,基本上已经不具备继续存活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微孔过滤和紫外辐射结合方法对于去除体长≥20μm的水生生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0.
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泥干化尾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轶风  郭宏伟 《环境科技》2009,22(5):42-43,46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其热干化所产生的尾气主要存在以下特点:气味属刺激性臭气,主体为各种无机、有机化合性气体;热干化过程产生的尾气含有大量的热值,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关于污泥干化尾气的处理,目前国内采用的工艺并不很成熟。为了避免污泥干化尾气的二次污染,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本文根据尾气的性质,对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泥尾气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原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增湿塔与生物滤塔的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