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196篇 |
基础理论 | 48篇 |
污染及防治 | 69篇 |
评价与监测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量的植物净化甲醛研究表明,利用观赏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并符合公众需要和心理的污染修复技术。文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机理及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植物可以通过茎叶的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开启来吸收甲醛气体,其经过植物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扩散以及维管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最终被植物代谢和转化,而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是植物体内代谢转化甲醛的关键酶。同时,根际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更换吸附能力更强的基质或在植物叶面喷洒二氧化钛溶胶等方式也能有效地强化甲醛的去除效果。总结文献的植物筛选试验可以发现,五加科、唇形科、菊科、秋海棠科及蕨类的植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甲醛效果。文章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强筛选高效的净化植物、植物净化甲醛的动力学、提高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遗传操作以及开发联合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2.
利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技术,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化,初步研究了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大气甲醛来源问题.根据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与DNPH反应,模拟大气采样,具体讨论了甲醛与DNPH衍生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及分析方法的重现性与精确度.结果表明,每个甲醛2,4-二硝基苯腙样品分析的最大标准偏差为0.3‰;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衍生化产物甲醛2,4-二硝基苯腙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0.24‰±0.14‰(从0.03‰到0.35‰),小于仪器分析误差0.5‰,该衍生化过程不存在同位素分馏.采用该方法对酒店大厅内外大气甲醛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甲醛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为大气甲醛的来源分析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263.
先制备钛酸溶胶和掺杂Fe3 的钛酸溶胶,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将其负载于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蜂窝陶瓷三维网载体上,再用程序升温法煅烧.得到复合纳米TiO2光催化三维蜂窝陶瓷网.经扫描电镜(SEM)测定,三维蜂窝陶瓷网体上负载膜的厚度为300~400 nm,TiO2的粒径为15~20 nm.将光催化三维蜂窝陶瓷网置于光处理箱体内,在紫外光强、循环风量一定的条件下,对容积为72.6 m3和81.4 m3房间进行空气净化.结果表明,无论掺Fe3 与否的TiO2光催化三维蜂窝陶瓷网都有净化效果,其中以掺Fe3 的效果最好:当甲醛起始浓度为0.404 mg/m3,18 h的去除率为99.5%;当起始细菌总数为924 cfu/m3,24 h后的灭菌率为99.5%. 相似文献
264.
光谱吸收曲线-线性拟合斜率-分光光度法(SAC-LFS-S)用于检测地表水中甲醛尚存准确度不足问题,通过筛选合适的参比波长段,使SAC-LFS-S法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以试剂空白和浊度梯度地表水样品的检测结果及方法检出限为主要筛选对象,得到425~435、420~435、420~440、415~440、415~445、410~445、415~450、410~450、455~495、410~455、405~455、450~500 nm等共12个合适的测定波长段;再选择试剂空白结果较低、批间重复性较好的450~500 nm测定波长段,筛选参比波长段(455~465、480~495、450~490 nm共3个)。结果表明:优化后SAC-LFS-S法线性范围为0. 100~3. 00 mg/L,方法检出限为0. 025~0. 033 mg/L;优化前、后方法测得部分地表水样品结果分别为有检出和未检出,回收率为73. 4%~108. 8%,后者与无亮黄色化合物产生的实验现象更吻合。经参比波长段校正的SAC-LFS-S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非常适用于地表水中甲醛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65.
本文研究了水中苯酚,糖醇及甲醛在NKA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发现了各组份之间的竞争吸附特点,以及苯酚脱附过程中受到其它二组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66.
甲醛是一种遗传毒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甲醛可能具有诱导白血病的作用,然而甲醛诱导白血病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以不同浓度液态和气态甲醛对大鼠骨髓细胞进行染毒,采用KCl-SDS 法检测了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程度,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检测了骨髓细胞 DNA 链断裂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甲醛(液态甲醛浓度为:5μmol·L-1和25μmol·L-1;气态甲醛浓度为:0.5mg·m-3 和 1.0mg·m-3)可以引起 DNA断裂水平显著增高 (p<0.01);而高浓度甲醛 (液态甲醛浓度为:125μmol·L-1 和 625μmol·L-1;气态甲醛浓度为:3.0mg·m-3)则可以引起 DNA-蛋白质交联水平显著增高(p<0.01; p<0.05). 研究结果提示:甲醛染毒可以导致大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暗示甲醛诱导白血病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7.
负载无机铵盐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甲醛去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不同热处理温度(60℃、160℃)和热处理时间(2h、12h)条件下,通过负载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铵、氟化铵、草酸铵、硫酸铵、过硫酸铵等无机铵盐溶液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表征改性后的ACF,研究其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铵盐对ACF的改性效果良好,甲醛去除率均大于50%.其中,经草酸铵改性后的ACF对甲醛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7.7%.SEM观察发现,无机铵盐大多堆积在ACF表面,不能进入其孔径内部,减小了ACF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但对其吸附面积影响不大.因此,利用无机铵盐改性ACF来提高甲醛去除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8.
为了验证吸入甲醛及气道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可在转录水平调控GSNOR表达,研究了甲醛环境暴露和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小鼠肺中GSNOR表达的影响.以昆明系小鼠为实验材料,经吸人甲醛染毒和α-硫辛酸注射后立即脱颈处死,取其肺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二步法将其中GSNOR及管家基因β-actin扩增后,通过光密度分析染毒前后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 mg·m-3浓度的甲醛可使GSNOR基因转录发生显著上调(P<0.01),而α-硫辛酸的注射可拮抗这种上调作用,表明吸入甲醛可在转录水平诱导GSNOR表达上调,而且这种上调与肺部的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有关,这可能是GSNOR在气道表达及其在哮喘发生中的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269.
270.
京津冀对流层甲醛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9—2016年OMI卫星反演的逐日数据,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克里金插值法,对京津冀地区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9—2016年8年间京津冀地区甲醛柱浓度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1%,最大增长率出现于2009—2010年,为12.91%.8年间,甲醛柱浓度值具有波动性,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于2009年和2013年.研究区甲醛柱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值秋季值冬季值春季值,甲醛柱浓度月均值在每年的6月达到最高.甲醛柱浓度空间分布的低值区大多处于地势较高的京津冀地区西北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南部平原.甲醛柱浓度变化不仅与自然因素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还与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煤炭消耗量、原油消耗量及工业增加值等呈正相关.京津冀地区甲醛柱浓度时空特征总体受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