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469篇
安全科学   732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507篇
综合类   1155篇
基础理论   216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3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31.
932.
洞庭湖钉螺扩散与水情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关系,从洪水对钉螺扩散及其孳生地环境淹没时间影响考虑,提出了表征疫区钉螺扩散及孳生地变化的水情指标,选用最能综合反映洪水年水情变化的汛期平均水位作为疫区水情变化的表征指标,并以洞庭湖为例定量分析了洞庭湖区钉螺扩散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的相关关系。其结果显示洞庭湖区钉螺面积与湖区汛期平均水位线性相关性显著,其相关关系式为y=0.107 2x+14382(r=0822,p<005),其中y为洞庭湖区钉螺分布面积,x为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  相似文献   
933.
不同流向BAF硝化影响因素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温度、水力负荷、气水比、氨氮负荷、有机物负荷等硝化影响因素同等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流向单级陶粒BAF硝化效果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UBAF的硝化效果和稳定性优于DBAF。若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氨氮,UBAF的经济气水比为3∶1~6∶1,DBAF的经济气水比为3∶1~5∶1。当进水有机物负荷<11 kg/(m3·d),有机物和氨氮的负荷比<5时,UBAF和DBAF的氨氮去除率相差不大。在较高COD浓度下,硝化菌在DBAF中与异氧菌的竞争能力不如UBAF。两级BAF的第一级宜为UBAF,但DBAF可能更适于作为二级滤池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反硝化效率以及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934.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开启横通道后,形成通风网络。本文以重庆地区吕家梁隧道为工程依托,进行了斜井前后不同位置发生火灾的通风网络模拟。结果表明,斜井前发生火灾时,受斜井浮力效应、风流密度变化等的影响,主风机的工作压力降低,而体积流量增加;当火灾发生在斜井前隧道时,采用斜井单抽方式可实现全部火灾烟流从竖井中排除,斜井前设射流风机增压调节、斜井后设射流风机增阻调节是一较好方案;对于斜井后发生火灾,采用全射流火灾通风和斜井压入两种通风方案均能满足火灾风流控制要求,虽然后者需要开启轴流风机,通风能耗大,但火灾通风的时效性要好于前者。  相似文献   
935.
通过对金丽温高速公路湾连拱隧道工程区的地质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现场调查,系统研究了湾隧道开挖及加固全过程的围岩应力场、变形场的状况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湾连拱隧道围岩应变率较高,围岩衬砌后的位移值比未衬砌时减小了50%,采用目前的衬砌类型后,衬砌变形将较大幅度地变小,衬砌应变值基本满足要求;虽然围岩拉应力值随着隧道的开挖逐渐变大,除局部位置外,衬砌整体基本满足抗拉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6.
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市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西部地区代表性的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例,运用城市流的方法分析城市群内5个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计算并找出不同城市的基础部门和城市流强度,得出结论:成都平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呈现明显的差异,有着较好的错位发展空间;在具体产业表现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发展良好,而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发展不均衡;成都的城市流倾向度值表明了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次位城市绵阳面临自身内向性发展不足的问题;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分化明显,城市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并提出加强成都平原城市群内部联系的简要建议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37.
长江(万州段)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河床形态、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支流状况等特点从长江万州段及长江支流苎溪河选取8个断面进行采样,对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日立F 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对长江水、普通自来水和纯水在紫外光激励下产生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水样、不同取样点的水体DOM的荧光特性和三维荧光光谱图。结果表明:长江水在波长290 nm左右的紫外光激励下能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峰是350~550 nm 范围的宽谱峰,荧光峰值波长在450 nm左右。但是不同取样点水样的荧光峰强度明显有差异,在4号、5号、2号取样点的水样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取样点,这与采样点附近污染源排放有明显的关系。该研究方法可作为鉴别水质污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38.
大型梯级水库通常具有较大的调节库容,水库运行使坝下河道自然的流量过程受到较大扰动,一些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流量组的特征被改变,如洪水、高流量脉动、低流量和极端低流量。基于BRAIN等提出的河流生态流量影响研究理论,结合金沙江屏山断面的水文与河流生态的关系,选取水平年组对高流量脉动和极端低流量组的判别参数进行率定,确定自然条件下屏山断面生态流量组指标值。模拟金沙江下游梯级建成后的逐日流量过程,求得各生态流量组指标值并与自然条件下的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建成后可能对屏山断面生态流量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库后屏山断面将可能出现“极端低流量消失、低流量提高、高流量脉动散化、洪水基本保持”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939.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江苏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 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 15%~22%和 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整体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区域直接生态效率类似,原因主要是近年江苏省对区外物质和资源的进口量显著增加;(4)区域总生态效率则表现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对研究结果及成因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0.
As biodegradable material represents approximately 70% of household waste in Brazil, any strategy to divert appreciable waste quantities from landfills of necessity has to include valorization and recycling of this material. A societal change of attitude is required to perceive this challenge. Experiments in an urban apartment building are described that produced this change of attitude with a success factor of 80%. Divided waste collection was implemented that separated at the source biodegradable from inert material. Correct collection, handling and display procedures were established. Composting of biodegradable material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rooftop of the build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using it as animal feed. Half of the inert material entered the reverse logistics chain and was also diverted from the landfill. Waste related material flow through the building is completely quantified, food intake and waste production are related, diversion of both biodegradable and inert waste components from the landfill is measured and the composting process is described. The landfill diversion stands at 61%, mass reduction through the composting process is 80% and matured compost is returned to residents for use in flower cages. The system has been operational for two years and stands out as a precedent in successful decentralized household waste management supported by material flow analysis. 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