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584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61.
随着我国在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大力投入,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性改善;但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流域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问题。排污口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主要通道,通过对排污口及其污染特征的全面排查,可识别影响流域水污染现状的关键因素;经过监测和溯源,打通污染物从污染水体—涉污路径—排污单位监管链条,实现水污染物产排的闭环监管,推进流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本研究依据已开展的工作,梳理了排污口排查的主要流程、技术要点,并论述了排查结果的潜在应用,为深入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6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因其干旱、风沙及盐碱的自然环境,加之盲目开垦荒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景观格局。其景观呈现出以荒漠为基质,河流廊道为核心对称分布的水域湿地-林(草)地-荒漠的宏观局格。由于水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发挥人的作用,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提出了以河流廊道建设、植被景观建设、绿洲景观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方案,以增加内陆河流域整个生态体系的容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3.
太湖流域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水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作为水污染权交易制度实施最早的流域,该制度在太湖流域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经验的总结对排污许可制度的应用和排污权交易的推广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嘉兴、湖州、苏州、无锡、常州及上海地方经验的调研,从制度设计、产权界定、信息披露、制度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市场主导型的水污染权交易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政策绩效,而交易市场的规模是交易制度推广实施的关键,最后,提出建立太湖流域统一水污染权交易市场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4.
运用2001-2009年的阶段统计数据,选取单位农业增加值——农药、化肥使用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生活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系列水环境排污指标,对南四湖流域和山东省的产业排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流域的工业排污总体上已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农业和第三产业还有待加强,南四湖流域内不同地市间存在一定差异性,今后的环保控制重点可因地制宜地选择。  相似文献   
765.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资源资产增值、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政策手段。在借鉴全国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建议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重点处理好八大关系,本文可为长江流域可持续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66.
统计分析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和污废水入河量数据(2001—2012年)、降水量数据(1956—2012年),以及水资源利用、污废水排放、社会经济、人口等数据(1980—2012年),探究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的特性及成因.结果表明,非常规水源补给的河流具有污径比高的特性:海河流域河流污径比高,平均污径比为35.7%,其中海河北系污径比最高,达到90.5%,滦河及冀东沿海污径比最低,为25.6%.降水量的持续减少、山前水库带对水资源的截留以及平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是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的一个主要原因:降水量持续减少,1956—1980年平均降水量为559 mm,至2012年平均降水量降低至502 mm;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73%的山区河流流量被水库截留;流域地表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高达63%,这些均导致平原河流径流量持续减少.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污废水排放量增加,是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工业产值、城镇人口数量均与污废水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复相关系数均超过50%.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河流以非常规水源补给将长期存在,考虑非常规水源水质水量的协同保障,对满足生态需水量、改善缺水河流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7.
刘佳  丁洋  祁士华  瞿程凯 《环境科学》2018,39(11):5127-5134
本文选取韩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月,沿韩江干流采集土壤样品17个,利用气相色谱(GC-ECD)检测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土壤中该污染物的分布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 S.EPA)的计算标准,对当地居民做出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结果表明,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区间为2. 97~1 275. 79 ng·g~(-1),检出率为75%~100%.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变化趋于一致,即上游中游下游,在国内外均属于较低水平.另外,根据比值法推断,该区域的HCHs主要来源于工业HCH的输入,且近期仍有DDTs的输入,主要为工业DDT和三氯杀螨醇的混合输入. DDTs与总有机碳有较显著的相关性.致癌风险值(10~(-12)~10~(-8))和非致癌风险值(10~(-6)~10~(-3))均低于阈值(10~(-6)和1),因而表明该流域土壤对当地居民无危害.  相似文献   
768.
本文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重点探讨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该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本研究也为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769.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矛盾是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运用GIS和遥感(RS)技术、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选取了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海拔、土壤类型等九个关键评价因子对滇池流域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生态很适宜面积约294.0km2,仅占流域总面积的10.1%;生态较适宜面积约431.3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4.7%,生态较不适宜和不适宜面积约1654.4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56.7%,生态很不适宜面积约540.3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8.5%。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流域的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流域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考虑下的最佳流域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770.
以拉林河流域作为研究区,结合研究区实际条件对传统DRASTIC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获取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同时根据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流域地下水以中等脆弱性和较高脆弱性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85%.在选取的六个评价指标中,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位埋深以及地形坡度这三个指标对流域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拉林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