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35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常温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倩  马邕文 《环境工程》2010,28(1):14-16
研究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运行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反应器经70 d启动完成,且IC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内能形成大量的颗粒污泥。启动完成后,进水COD浓度在3 000 mg/L左右时,COD去除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出水COD浓度维持在200 mg/L左右。当HRT为5.8 h,容积负荷为11.9 kg/(m3.d)时,出水VFA低于200 mg/L,产气量为33 L/d,反应器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82.
开车前安全审核(PSSR)的理解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PSSR是基于对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对过程安全控制不断完善的目标下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在于判定新改扩建项目及停运再投运的设备能否安全启动,是国外大多数高危行业过程管理中的一个必须的要素。本文通过对独石化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及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成功实施开车前安全审核(PSSR)进行总结,阐明了与以往开工前竣工验收的区别,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成功实施PSSR的因素。为今后的其它新改扩建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课证融合模式下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证融合模式就是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职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当前存在的实训教学标准模糊、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转型滞后、教材开发混乱等现象严重阻碍了课证融合模式的推行,职业院校应当从明确考核评价标准、改进培养方案、加大双师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科学开发实训教材等途径进行尝试,推进课证融合。  相似文献   
84.
内电解-混凝组合技术对合成制药废水的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亮  王灿  季民  王郭城 《环境化学》2011,30(7):1311-1315
采用多级内电解反应器与混凝沉淀组合技术预处理典型合成制药废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技术对制药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单一混凝技术和单一内电解技术;以PAM作为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优于Ca(OH)2,在PAM投加浓度为10 m.gL-1,pH值为8的条件下,内电解与混凝沉淀组合技术对制药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0%.同时,组合...  相似文献   
85.
为了方便检测机构、消费者和企业理解掌握新版GB6566-2010标准内容,笔者对与旧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标准具体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管道内部流速和浸没深度对细长柔性悬臂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管道振动位移时程,计算管道振幅、时频特性、相位变迁和振动频率,分析内流在输流过程中所激发的管道振动失稳特性。结果 随着内流流速的增加,垂直悬臂管会经历静态、前失稳和后失稳3个不同状态。管道振幅随内流流速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振动频率只是缓慢上升。随着管道浸没深度的增加,管道振动失稳整体减弱。结论 内流流速和浸没深度均是影响管道振动失稳特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首先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再通过底泥模拟释放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覆盖和添加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水中磷酸盐被其所吸附去除,与Langmuir模型相比,其对水中磷酸盐的等温吸附行为更适合采用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tch (D-R)模型加以描述.氢氧化镁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使得上覆水中SRP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覆盖层的结构完整性受到扰动破坏而导致覆盖材料与表层底泥的混合,氢氧化镁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氢氧化镁覆盖和添加均可以有效地降低最上层(0~10 mm)底泥间隙水中SRP的浓度,这对于其覆盖和添加有效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人工合成的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商业购买的氢氧化镁,前者控制水体内源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效果也优于后者.以上结果显示,氢氧化镁是一种有希望用于控制水体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活性覆盖和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88.
虽然利用方解石作为一种活性覆盖材料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其控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本文采用铁盐对方解石进行改性试图制备一种除磷性能更好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铁改性方解石,进而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铁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以及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了铁改性方解石活性覆盖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效率.结果发现,采用铁对方解石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铁改性方解石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增加初始磷浓度,铁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单位去除量随之增加,最大的单位磷去除量可以达到3.09 mg·g~(-1).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导致上覆水体中溶解态活性磷(SRP)浓度处于很低的水平.此外,铁改性方解石覆盖还可以促使底泥中少量的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和金属氧化结合态磷(NaOH-rP)向残渣态磷(Res-P)转变,使得底泥中磷的稳定性略微增强.固定到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层中的磷大多数(90.8%)以较为稳定和非常稳定的形态存在,且大部分磷以非生物可利用性磷形式存在,很难被重新释放出来.与方解石覆盖相比,铁改性方解石覆盖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中释放的效率明显更高,且被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层所钝化的磷更为稳定.以上结果显示,铁改性方解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用于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89.
高浓度硫化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荣展 《化工环保》2002,22(1):45-48
采用混凝气浮-内电解-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硫化染料染色废水,生产运行结果表明:S^2-、COD、BOD5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近100%、94%左右、92.5%-94.8%、96%-100%,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污染指标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且实现了部分回用。该处理工艺设备简单、系统运行稳定、投资少、操作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分析了废水处理设施验收监测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验收监测现场的质控措施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的生产工况、生产周期、排污周期,加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处理设施运转正常和建立必要的回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