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20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Introduction: A critical aspect of occupational safety is workplace inspections by experts, in which hazards are ident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expectation generated by context (i.e., prio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can bias the judgments of professionals and that individuals are largely unaware when their judgments are affected by bias. Method: The current research tested the reliability and biasability of expert safety inspectors’ judgments. We used a two-study design (Study 1, N = 83; Study 2, N = 70)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contextual, task-irrelevant, information to bias professionals’ judgments. We examined three main issues: (1) the effect that bias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afe and unsafe company history) had on professional regulatory safety inspectors’ judgments of a worksite; (2) the reliability of those judgments amongst safety inspectors and (3) inspectors’ awareness of bias in their judgments and confidence in their performance. Results: Our findings establish that: (i) inspectors’ judgments were biased by historica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i) they were not only biased, but the impact was implicit: they reported being unaware that it affected their judgments, and (iii) independent of our manipulations, inspectors were inconsistent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variations were not a product of experience. Conclusion: Our results are a replication of findings from a host of other professional domains, where honest, hardworking professionals underappreciate the biasing effect of context on their decision making. The current paper situates these findings within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safety inspection, cognitive bias and decision making, as well as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bias mitigation in workplace safety inspecti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ur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given that inspection is an integral aspect of an effective safety system. In addition to our finding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how to mitigate the effect of bias in inspection.  相似文献   
42.
武当山盾叶薯蓣生态环境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调查,笔者基本摸清了武当山-带盾叶蓣的生态环境和分布规律。根据分析,叶薯预干片中皂甙配基含量为1.05-6.8%,平均含量为3.11%,由此证明武当山一带是我国盾叶薯蓣皂甙配基含量较高的产区。但株间和生态环境的差异与皂甙配基含量的高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3.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分析江苏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1774家企业的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企业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地域分布上苏南多于苏北;化工、建材行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化学品涉及除爆炸品外的6大类,达3 790种,以生产易燃液体的企业数目为最多;有31家企业生产10种以上危险化学品.笔者建议,通过评估摸清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4.
邓地娟  杨渺  王静雅  徐伟  吴瑕 《四川环境》2021,40(2):96-102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以阿坝州汶川县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软件对研究区域内人类活动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并对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内的人类活动进行本底实地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结果,对红线内人类活动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 表明:红线内人类活动面积共计142.04hm2,人类活动斑块...  相似文献   
45.
将某种同位素发生器用于示踪测井的贮存、运输、淋洗及现场测井各阶段,通过开展不同阶段放射性水平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剂量估算与现状评价,掌握113Sn-113mIn同位素发生器用于示踪测井过程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46.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探讨了我国非煤矿山在21世纪开采条件的不利变化以及潜在的事故隐患,提出了确保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以及长远安全科技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调查及其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阐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特点,并提出了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强垃圾填埋场管理、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48.
邛海水质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邛海流域现状污染源进行调查,邛海流域COD、氨氮、总氮和总磷产生量分别为5892.1t/a、995.6t/a、2888.2t/a和1105.1t/a,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面源污染.通过2002 ~ 2011年邛海水质监测数据分析,邛海水质近10年总体保持Ⅱ~Ⅲ类,处于中营养状态,2004~ 2006年水质相对较差,2006年以后水质逐渐好转.总磷、总氮是邛海主要污染因子,海河口是邛海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实现邛海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产业结构优化、流域污染源治理、生态保育和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余世清  吴灵鹞  夏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55-157,164
近年来杭州交通噪声投诉点主要分布在高架道路、立交桥和绕城高速附近的高层住户。对其中9个交通噪声投诉点的监测表明,昼间超4 a类标准的有4个,超标范围为0.1~7.6 dB;夜间9个点全部超4 a标准,超标范围为5.4~17.4 dB,夜间噪声超标特别严重。采用低噪声路面,设置隔声屏障,对敏感点安装通风隔声窗以及加强交通噪声管理等对策,可减轻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从而减少交通噪声的投诉。  相似文献   
50.
新疆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估新疆森林碳汇功能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论文基于在阿尔泰山布设的35个样地实测数据,参考2011年新疆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了我国境内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生物量为126.67 t·hm-2,各组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120.84 t·hm-2)>草本层(4.22 t·hm-2)>凋落物层(1.61 t·hm-2),乔木各器官中,干、根、叶和枝分别占乔木生物量的50%、22%、16%和12%,干所占比例最大;林龄对植被生物量影响显著,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2)生物量平均含碳率在0.40~0.53范围内,各组分、乔木各器官含碳率均不同,且林龄对含碳率影响显著;3)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05.72 t·hm-2,碳储量为131.35 Tg,其中土壤层、乔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为86.67、43.09、1.03、0.56 Tg,土壤层和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66%和33%,构成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储存库;不同龄级的碳储量表现为成熟林最大,过熟林次之,两者合计占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61%;4)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整体呈南高北低分布,是由西北—东南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