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7篇 |
免费 | 620篇 |
国内免费 | 6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3篇 |
废物处理 | 112篇 |
环保管理 | 149篇 |
综合类 | 1557篇 |
基础理论 | 384篇 |
污染及防治 | 455篇 |
评价与监测 | 63篇 |
社会与环境 | 31篇 |
灾害及防治 | 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187篇 |
2013年 | 166篇 |
2012年 | 253篇 |
2011年 | 217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67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利用Fe(Ⅱ)EDTA络合吸收-铁粉间歇还原再生脱除NO并回收氨资源的方法,实验研究了铁粉还原再生Fe(Ⅱ)(NO)EDTA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0.015 mol/L的Fe(Ⅱ)EDTA做吸收剂,在起始pH 5.5、温度323K条件下吸收400×10-6~500×10-6的NO,脱除率95%以上;铁粉还原再生Fe(Ⅱ)(NO)EDTA过程可用缩芯模型阐释;铁粉添加量与搅拌强度直接决定了铁粉质点数量,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实验中Fe(Ⅱ)(NO)EDTA络合液150 mL,氧气含量为5%时,搅拌速度900 r/min、粒径为0.12 mm的铁粉浓度5.3 g/L、温度353 K、pH=6为最适宜再生条件。 相似文献
202.
203.
人工湿地构筑根孔作用下土壤物质分布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嘉兴市石臼漾湿地应用人工构筑根孔技术,以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按比例混合埋植于土壤亚表层,作为湿地的基质/填料。在湿地运行一年半后,按照正交设计表,以埋植秸秆的种类(S)、填埋的土壤层次(L)、距离秸秆外环的远近(D)和秸秆周围土壤的表观颜色(C)作为实验因素,对秸秆周围养分物质浓度、土壤酶活性以及铁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腐烂较充分,分别形成较发达的粗根孔和细根孔;根孔周围土壤呈中度还原状态;粗根孔具有较强的优先流效应,其周围土壤具有较高的养分物质含量和较低的Fe2+/Fe3+比。粗根孔周围土壤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而细根孔周围具有较高的β-葡糖苷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综合比较,人工湿地构建初期,径级较大秸秆腐烂后形成的粗根孔发挥着更高的水分传导效率和更强的物质截留效应。 相似文献
204.
零价铁复合有机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膨润土在水处理中回收困难等问题,提出将零价铁复合到有机膨润土中制成零价铁复合有机膨润土(ZVI-OB),以达到高效吸附并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以染料废水(Orange II) 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废水中染料的初始浓度、pH以及吸附时间对ZVI-OB去除染料效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后降解过程中时间和pH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以及降解前后膨润土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ZVI-OB相对于CTMAB改性的有机膨润土而言,其吸附量有所降低,但ZVI-OB在吸附污染物之后能有效降解有机物。ZVI-OB在饱和吸附Orange II后经催化氧化,总有机碳含量降低为原来的19%,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5.
Degradation of pentachlorobiphenyl by a sequential treatment using Pd coated iron and an aerobic bacterium (H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2,2′4,5,5′-pentachlorobiphenyl (PCB#101) was investigated in a laboratory-scale. Palladium coated iron (Pd/Fe) was used as a catalytic reductant for the chemical degradation of 2,2′4,5,5′-pentachlorobiphenyl, and an aerobic bacteria was used for biodegradation following the chemical reaction in this study. Dechlorination was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Pd loading, initial soil pH and the amount of Pd/Fe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er Pd loading, higher dosage of Pd/Fe and slightly acid condition were beneficial to the catalytic dechlorination of 2,2′,4,5,5′-pentachlorobiphenyl. In laboratory batch experiments, 2,2′4,5,5′-pentachlorobiphenyl was reduced in the presence of Pd/Fe bimetal, which was not further degraded by aerobic bacteria. 2,2′,4-trichlorobiphenyl (PCB#17), a reduction product from 2,2′4,5,5′-pentachlorobiphenyl, was readily biodegraded in the presence of a aerobic bacterial strain.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integrated Pd/Fe catalytic reduction-aerobic biodegradation process may be a feasible option for treating PCB-contaminated soil. 相似文献
206.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 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gVSS/L,停留时间约为30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207.
废弃矿山生态复绿常用17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废弃矿山绿化常用的禾本科、豆科、葡萄科和紫葳科共17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绿素各组分含量及超氧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结果表明: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叶片色素总质量比最高的植物分别是胡枝子、狗牙根、牧草型狗牙根和狗牙根,其质量比分别为2.46 mg/g.FW、1.10 mg/g.FW、0.32 mg/g.FW和3.63 mg/g.FW;4者质量比最低的是紫穗槐、三出叶爬山虎、芒和紫穗槐,为1.10 mg/g.FW、0.48 mg/g.FW、0.08 mg/g.FW和1.70 mg/g.FW。ωa(叶绿素a)/ωb(叶绿素b)最高的是牧草型狗牙根,为3.03 mg/g.FW,最低的是芒,仅为1.65 mg/g.FW。POD和SOD活力最高的是网络崖豆藤和芒,达477.00 U和217.20 U,最低的是牧草型狗牙根和紫穗槐,仅为24 U和39.43 U。 相似文献
208.
某钢铁企业高炉炼铁车间的出铁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的烟尘,对厂区的大气环境及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直接危害了职工的身体健康。通过对整个出铁场除尘工艺系统及通风状况的分析及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出了适合该场合的系统除尘方案。 相似文献
209.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磷生铁中3种元素Mn、P、Si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试验选择257.610nm、185.942nm、212.412nm分别作为Mn、P、Si的分析谱线,无需进行光谱干扰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各元素分析谱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0.方法用于高磷铸铁标准物质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1% (Mn) ~1.8% (P)范围.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