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联用的方法(TG-FTIR)研究淬火油泥(QOS)的热解过程,解析了热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其中的矿物油(MO)和残渣(SR)在QOS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QOS热解过程包含油分热解阶段和矿物质分解阶段;低温段热解温度为150~520 ℃,高温段热解温度为800~980 ℃;SR的热解过程分为油分热解反应和残渣中Fe2O3的还原反应;MO的热解过程只有轻质油分的挥发和重质油分的热解。FTIR表征结果显示:QOS热解过程析出的气体主要为CO2、CO和有机化合物;SR热解过程中CO2的特征峰强度高于其他气体的特征峰强度;MO热解过程中烷烃的特征峰强度高于其他气体的特征峰强度,且MO主要以轻质油分为主。在QOS的热解过程中,初温~480 ℃时,SR所含的Fe2O3对MO的热解起促进作用,300 ℃左右时促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2.
用几种静态预测方法研究了来自云浮硫铁矿矿石的产酸潜力,并结合动态浸滤试验方法对比了新旧矿石的氧化过程及产酸的动力学特征.静态预测结果表明:该矿矿石的净中和酸潜力NNP<-20、中和酸能力与产酸潜力比NP/AP<1:1、静产酸量NAG>10、NAG-pH<4,是强产酸矿.连续25周的动态浸滤试验研究表明:受碳酸盐控制,新矿浸滤液的pH值在7.46—6.45呈缓慢下降的趋势,25周内减小了近1个pH单位;旧矿已经产酸,浸滤液初期pH<4,10周内迅速下降到pH<3,体系氧化性及硫化物的氧化速率远远高于新矿,金属的释放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53.
压模成型对RDF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生活垃圾衍生燃料(RDF)进行压模成型处理,改变其空间结构如比表面积、孔结构等,然后在TB-1型热天平中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热解TG曲线,分析各种动力学参数,得出RDF性质、空间结构对热解反应速率、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压型试样的反应速率明显低于未压型试样,最佳热解反应温度段为550℃~650℃.部分压型试样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之间存在着补偿效应,虽然压型试样的活化能有所减少,但指前因子有约10倍左右的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54.
若用吉尔型法求解大气化学模式、动力学模式和灵敏度分析时,预估矩阵是不对称矩阵。在图论中该矩阵对应于一有向图( 一种类型的反应图) ,顶点代表反应物或产物,边表示反应。图论中将有向图划分成强成分可以用于LU 分解一系列小矩阵代替直接LU 分解预估矩阵本身,从而提高了效率。以大气化学模式的碳键机理和乙烷裂解动力学机理两例说明,给出了许多划分强成分前后动力学模型和灵敏度分析有关的有向图及其有关的矩阵,本法与间接法和其它方法的灵敏度分析的结果符合得很好,并评价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5.
为了探索不干胶类包装废弃物的热解特性,采用热重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失重特点,并且采用Ozawa法和KAS法比较分析不同转化率条件下的表观活化能分布.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室温~ 200℃)为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干燥阶段,第2阶段(200 ~ 590℃)为热解的主要阶段,第3阶段(590 ~800℃)为热解半焦的深度热解阶段.升温速率对热解失重率有重要影响,Ozawa法和KAS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的热解活化能比较接近,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49.9 kJ/mol,KAS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36.9kJ/mol;并且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表观活化能呈现出阶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156.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iO2 surface fluorination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a representative organic cationic compound, Methylene Blue (MB). The eleetropositive MB shows poor adsorption on TiO2 surface; its degradation performs a HO. radical-mediated mechanism. In the F-modified system, the kinetic reaction rate enlarged more than 2.5 fold that was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accumulating adsorption of MB and the increased photogenerated hole available on the F-modified TiO2 surface.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蒽和菲酶促降解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利用黄杆菌FCN2产生的胞内酶降解蒽、菲时的最佳pH为6,而且在弱酸性介质中胞内酶的活性较高;在30℃-35℃之间胞内酶能保持较好的降解活性,32℃时胞内酶活性最高.对蒽和菲酶促降解的米氏常数分别为3×10-4 mol·l-1和4×10-4 mol·l-1,相同实验条件下,对蒽降解的最大反应速率为2×10-6mol·l-1·min -1,对菲的最大反应速率为1×10-6mol·l-1·min -1.酶促降解蒽的反应级数接近于0.93,表观速率常数的对数lgk为-1.86,而降解菲的反应级数接近于0.76,表观速率常数的对数lgk为-2.05.  相似文献   
158.
臭氧联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氧化降解水中酮洛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臭氧(O_3)以及臭氧联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O3/PMS)降解酮洛芬(KET)模拟废水,对比了两个体系中酮洛芬的降解效果以及初始pH值对酮洛芬降解的影响,并探究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酮洛芬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PMS能促进臭氧氧化降解酮洛芬,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其促进率为58.6%.初始pH值对两个体系降解酮洛芬均有明显的影响,pH值越高,降解效果越好.体系中同时存在O_3、·OH及SO_4~(·-),它们对酮洛芬降解的贡献率分别为4.35%、54.35%、41.30%.  相似文献   
159.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70℃、8.8MPa条件下用催化湿式氧化法试验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反应时间10 ̄15min时,废水中TOC浓度可由17900mg/L降至100mg/L以下。针对这一多相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以TOC为目标污染和,研究建立了涉及液、气、固三相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时间、瓜器TOC浓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器净化TOC性能影响的试验表明,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160.
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1):88-91
人工湿地做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表面流人工湿地所特有的区域生态效益和脱氮除磷效果,但其污染物去除的内在机制并不为人们所完全掌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数学模式和实现方法,并对生物生长、死亡和土壤作用模块的各种不同实现方法傲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由于假设歧义、实现方法不统一、模型参数测定手段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模拟结果的误差偏大,在表面流人工湿地多介质环境条件下多形态磷循环机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对模型不断完善以推动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完全掌握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