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264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305篇
综合类   866篇
基础理论   231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166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61.
Why social values cannot be changed for the sake of conserv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hope for creating widespread change in social values has endured among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 since early calls by Aldo Leopold for a “land ethic.”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serious attention in conservation to the fields of investigation that address values, how they are formed, and how they change. We introduce a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conceptual approach in which values are seen not only as motivational goals people hold but also as ideas that are deeply embedded in society's material culture, collective behaviors, traditions, and institutions. Values define and bind groups,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serve an adaptive role; and are typically stable across generations. When abrupt value changes occur, they are in response to substantial alterations in the social–ecological context. Such changes build on prior value structures and do not result in complete replacement. Given this understanding of values, we conclude that deliberate efforts to orchestrate value shifts for conservation are unlikely to be effective. Instea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research on values with a multilevel and dynamic view that can inform innovativ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r working within existing value structures. New directions facilitated by a systems approach will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values play in shaping conservation challenges and improve management of the human component of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62.
全面分析2013年西安市13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PM2.5监测数据。结果表明:2013年西安市环境空气中PM2.5年均值为105μ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要求(35μg/m3)200.0%,污染较严重;西安市各子站PM2.5月均值总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V"型趋势,全市及各子站PM2.5月均值分别为44~206、32~275μg/m3;采暖期(上半年采暖期为1—3月,下半年采暖期为11—12月)、非采暖期(4—10月)PM2.5平均值分别为156、70μg/m3;上、下半年采暖期PM2.5平均值分别为178、124μg/m3;西安市气象风力以微风为主,雨天集中在5—9月,期间PM2.5月均值小于80μg/m3。  相似文献   
163.
不同浓度养殖废水对青萍生长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废水浓度对青萍(Lemna minor)净化能力、生物质和能量积累能力的影响,以猪场养殖废水为供试废水,分析了在不同废水浓度下青萍对废水中总氮(TN)、氨氮和总磷(TP)的净化能力,青萍的生长情况,以及青萍中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和热值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青萍在1%浓度的废水中表现出最高的污染物净化能力。虽然青萍的C、N、P含量和热值均随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由于相对增长率以1%的废水中生长的青萍最高,青萍的最高生产力、C和能量的固定能力均出现在1%废水浓度培养的青萍中,其次是5%废水浓度培养的青萍。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可以使青萍获得最大C和能量固定能力的废水浓度为3.4%,对应的氨氮浓度为26 mg/L,TP浓度为3.4 mg/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生物质生产、高污染物去除率的养殖废水-浮萍培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4.
江苏省地理标志概况与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43个地理标志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地理标志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构建价值评估体系,探讨地理标志产品的内在价值及发展重点。研究表明,江苏省地理标志类型较为单一,分布均匀;开发程度不同,可分为开发匮乏型、有待开发型和开发成熟型。通过价值体系评价可见,江苏省应重点挖掘产品的自身特色,发展价值意义突出的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165.
张家界溶洞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9):847-850,F0004
溶洞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得当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否则便会造成不可逆的资源破坏。以张家界溶洞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对溶洞资源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溶洞的景观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溶洞开发措施,为张家界市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6.
如何确定高加速寿命试验的应力极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锤驱动的高加速寿命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试验样品的应力极限(包括工作极限和破坏极限),并通过改进试验所暴露的缺陷,按预期目标拓宽产品的应力极限。本文对一些应力极限的名词术语作了解释性说明,并具体论述了如何确定应力极限及快速温变循环试验的高低温温度极值。  相似文献   
167.
为降低某公司烧结机干法脱硫装置烟道阻力,减少引风机出力,实现节能优化,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引风机出口烟道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烟道的优化改造。改造后,吸收塔入口负压由-200Pa提升至-560Pa,风机电流由328A降为301.4A,节能降耗显著。  相似文献   
168.
环境健康价值评估中的年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健康价值评估研究中,统计寿命价值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焦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学术问题。长久以来,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是否应该赋予老年人较低的统计寿命价值一直存在广泛争议,且尚未得到一致性结论。通过设计选择实验,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采用MNL模型对北京市约500个居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了不同年龄人群对健康风险减少的支付意愿,针对中国人群中统计寿命价值和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探讨。结果表明:一方面,在总体样本中设置年龄虚拟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变量系数的符号均显著为负,即年龄因素对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死亡风险降低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年龄越大支付意愿相对越小;另一方面,不同年龄人群分组样本结果显示,统计寿命价值与年龄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统计寿命价值在中国存在"老年折扣"现象。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健康效益分析中如何考虑年龄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9.
混合集成电路HALT和HASS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俊生 《环境技术》2010,28(1):22-28
介绍了HALT和HASS技术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混合集成电路HALT和HASS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70.
pH对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HP)、氯化钙(CaCl2)/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组合与NPAM、PHP、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ZPAM)作为絮凝剂,在对道清选煤厂水采筛下原生煤泥和浮选尾矿的煤泥水进行组合药剂絮凝实验的基础上,考察了pH对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pH下,煤泥水的絮凝效果不同:在酸性条件下,宜单独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无机凝聚剂和有机絮凝剂联合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