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482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81.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实际火灾中的隔火作用,以一般室内火灾轰燃后的房间平均温度-时间曲线为升温曲线,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以钢筋混凝土隔火构件的背火面的最高温度恰好达到220℃为判定准则,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钢筋混凝土隔火构件的最小厚度,并用最小二乘法导出其计算公式.火灾房间火灾荷载越大,开口因子越小,最小隔火厚度越大;反之越小.该文所给最小厚度可用于钢筋混凝土分隔构件的性能化耐火设计与评估:当火灾荷载密度较大,开口因子较小时加大构件的厚度以获得安全性,反之,减小厚度以获得经济性.  相似文献   
982.
浆固碎石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铁路、高速公路等工程中。但由于浆固区的存在,浆固碎石桩荷载传递机理的复杂性制约了其发展和工程应用。荷载传递分析法是桩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线性弹塑性和双折线传递函数,分别模拟桩侧土体的非线性和桩端土的硬化特性,同时考虑浆固区存在对桩荷载传递的影响,推导出一种浆固碎石桩单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浆固碎石桩除具有一般刚性桩的桩体置换作用外,浆固区的存在对提高浆固碎石桩承载力、减小沉降量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3.
The current critical level for ammonia (CLENH3) in Europe is set at 8 μg NH3 m−3 as an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Recent evidence has shown specific effects of ammonia (NH3) on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 true ecological effect) at much smaller concentrations. The methods used in setting a CLENH3 are reviewed, and the available evidence collated, in proposing a new CLENH3 for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 For lichens and bryophytes, we propose a new CLENH3 of 1 μg NH3 m−3 as a long-term (several year) average concentration; for higher plants, there is less evidence, but we propose a CLENH3 of 3 ± 1 μg NH3 m−3 for herbaceous species.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provide a separate CLENH3 for forest trees, but the value of 3 ± 1 μg NH3 m−3 is likely to exceed the empirical critical load for N deposition for most forest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984.
近年来,单层平面索网体系点支式玻璃幕墙以其简洁、通透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破坏主要由风荷载造成,目前国内外针对此种结构的风振动力性能研究甚少。本文应用谐波叠加法模拟了脉动风速的时程曲线,进而得到风荷载;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单层平面索网体系点支式玻璃幕墙模型进行动力风荷载下的时程分析,研究在动力风荷载下,幕墙的玻璃面板厚度、拉索截面积以及拉索预拉力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以供幕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85.
Abstract: In efforts to control the degrad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 Tahoe, public agencies have monitored surface water discharge and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uspended sediment in two separate sampling programs. The first program focuses on 20 watersheds varying in size from 162 to 14,000 ha, with continuous stream gaging and periodic sampling; the second focuses on small urbanized catchments, with automated sampling during runoff events. Using data from both programs, we addressed the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flux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ntering the lake from surface runoff; (2) how do the fluxes and concentrations vary in space and time; and (3) how are they related to land use and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calculated discharge‐weigh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and annual fluxes and used multiple regression to relate those variable to a suite of GIS‐derived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 final selected regression models explain 47‐62% of the variance in constitu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stormwater monitoring catchments, and 45‐72% of the variance in mean annual yields in the larger watersheds. The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mpervious surface and residential density as factors in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and well‐developed soil as a factor in water quality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986.
易富  许越  刘磊  田宇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2091-2096
为探讨上覆载荷作用下垃圾堆体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自制的生活垃圾渗透率/孔隙度测试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载荷、不同压实密度及不同含水率对垃圾堆体固有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构建了固有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的协同表征模型。结果表明,压实密度与上覆载荷呈指数递增的变化形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垃圾固有渗透率显著降低;垃圾固有渗透率随孔隙度的减小呈现指数递减,传统K-C模型无法描述这一变化规律,而幂函数形式(κ=AnB)和线性形式(lg(κ)=a+blg(n))2种协同表征模型均与实验结果达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验证了2种模型的可靠性;随着模型尺度的增大,固有渗透率从10-15m2量级增加至10-12m2量级,孔隙度从0.378增加至0.685。  相似文献   
987.
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溶出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水污泥中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的水体浸出作为重要的二次污染途径备受关注。为了探讨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对上海7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进行了重金属总量分析,并采用水平振荡法对上述污水污泥中重金属进行了溶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污泥中Cu、Cr和Zn的含量均较高,之后依次是Pb、As、Cd和Hg;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溶出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两个过程,可以用Elovich方程进行模拟;污水污泥中各重金属的溶出负荷差异较大,Cu、Cr和Zn的溶出负荷较大,其他较小,但各重金属相对于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总量的溶出百分比差异不大,基本处于10%以下。  相似文献   
988.
通过固定床实验系统研究烟气脱除零价汞的实验,首先研究了滤袋常用的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以及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在不同温度、不同气体组分下负载V2O5-WO3/TiO2催化剂,对模拟燃煤烟气中零价汞(Hg^0)的脱除效果。然后对比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协同滤袋常用纤维负载催化剂后,对模拟燃煤烟气中Hg^0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在汞蒸气人口浓度为50μg/m^3,纯N2气氛下,当温度为25℃时,两者脱除率均能达到99%,当温度为200℃,负载催化剂的活性炭纤维脱除率在30%左右,PPS纤维仅为10%左右。在200℃情况下,模拟烟气的组分为N2+O2时,2种纤维的Hg^0脱除率提高了10%~20%,当在混合气体中添加0.01%。后,负载催化剂的PPS纤维Hg^0脱除率能达到80%,活性炭纤维Hg^0脱除率能达到98%。当温度为200℃,模拟烟气的组分为N2+O2+HCl时,不同性能掺炭纤维负载催化剂后Hg^0脱除率在69%~95%范围之间变化,其中PPS掺炭纤维对Hg^0脱除效率最高达到95%,因此,负载V2O5-WO3/TiO2催化剂的PPS掺炭纤维能在高温烟气中保持较高的Hg^0脱除率。  相似文献   
989.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填埋垃圾为填料构建陈垃圾反应器,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水力负荷、回流比以及所处的环境温度,考察了反应器对成熟垃圾渗滤液中氨氮(NH3-N)、总氮(TN)、BOD5和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温度下,水力负荷由8.5 L/(m3·d)升高至17 L/(m3·d)时,反应器对污染物BOD5和NH3-N的去除效率没有改变,而对COD和TN的去除效率有明显提升;当增加回流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未能提高脱氮效率;当环境温度从15℃提高到30℃时,NH3-N和BOD5接近完全去除,COD的去除率从73.1%提高到82.4%,TN的去除率从27.3%提高到43.7%,明显提高了反应器效能。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增加回流比对反应器中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提高水力负荷使得上部群落结构多样性提高;而温度提高时,反应器上、下部细菌的种类数量都明显增加,多样性提高。表明在陈垃圾反应器运行时,环境温度对其效能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0.
以沸石为负载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负载,得到一种复合吸附剂(ZLS),并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d2+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温度、溶液p H、吸附时间对重金属离子Cd2+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对ZLS吸附Cd2+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行为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较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物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