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Activated carbons derived from oil palm empty fruit bunches (EFB) were investigated to find the suita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for removal of phenol in aqueous solution through adsorption process, Two types of activation namely; thermal activation at 300, 500 and 800℃and physical activation at 150℃ (boiling treatment) wer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A control (untreated EFB)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produced from these proces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ated carbon derived at the temperature of 800℃ showed maximum absorption capacity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phenol. Batch adsorption studies showed an equilibrium time of 6 h for the activated carbon at 800℃.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higher at lower values of pH (2-3) and higher valu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henol (200-300 mg/L). The equilibrium data fitted better with the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 compared to the Langmuir. Kinetic studies of phenol adsorption onto activated carbons were also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adsorption rate. The estimated cost for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EFB was shown in lower price (USD 0.50/kg of activated carbon) compared the activated carbon from other sources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62.
We studied the responses of soil fauna to a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in nursery experimental plots in Subtropical China. Dissolved NH4NO3 was applied to the soil by spraying twice per month for 16 months, starting January 2003 with treatments of 0, 5, 10, 15 and 30 gN/(m2·a). Soil fauna was sampled after 6, 9, 13 and 16 months of treatment in three soil depths (0-5 cm, 5-10 cm, 10-15 cm). Soil available N increased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increasing N treatment, whereas soil pH decreased. Bacterial and fungal densities were elevated by the N treatment. Soil fauna increased in the lower nitrogen treatments but decreased in the higher N treatments, which might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a threshold around 10 gN/(m2·a) for the stimulating effects of N addition. The N effects were dependent on the soil depth and sampling time. The data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N treatments were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N saturation, especi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63.
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阴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86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年连阴雨日数、过程次数、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连阴雨日数有70~130 d/a、连阴雨过程次数有7~12次/a、连阴雨总雨量为500~1 300 mm/a、年均连阴雨强度为8~10 mm/d,连阴雨过程持续时间多在8~11 d/次左右。其中连阴雨日数和频次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连阴雨总雨量呈东南多西北少、雨强呈东强西弱的分布态势;近50 a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年连阴雨日数、连阴雨过程频次、连阴雨总雨量均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3.8 d/10 a、0.3次/10 a、18.5 mm/10 a,其中连阴雨日数、频次减少趋势显著;降水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2 mm/(d·10 a)。空间上,西部连阴雨日数、过程次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东部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大部地区连阴雨总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西部尤为突出。突变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存在突变年份,各统计因子突变主要集中在1991~2011年,连阴雨日数减少突变发生在2003年,2006年起减少趋势超过显著性水平;连阴雨频次突变发生在2004年,2010年起减少趋势超过显著性水平;连阴雨总雨量突变发生在2006年,但这种突变不显著;连阴雨降水强度于1992~1994年发生突变,2010年起增加趋势超过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4.
为明确在地面常压环境和商用飞机巡航高度低气压环境下锂电池热失控火灾危险特性随电池数量的变化关系,分别于95 kPa地面常压环境和20 kPa低压环境下,开展不同电池数量梯度的热失控试验,测量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气温度,CO、CO2和碳氢等气体的实时体积分数.结果表明:最高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与电池数量均呈幂函数...  相似文献   
165.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变化遥感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法,以2 a为一研究时段,定量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后植被覆盖变化。结果表明:输水11 a来,Ⅳ级低覆盖植被、Ⅴ级裸地及沙地仍是研究区主要地类。与2000年相比,2010年Ⅰ级极高覆盖植被、Ⅱ级高覆盖植被、Ⅲ级中覆盖植被、Ⅳ级低覆盖植被均呈现逐级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986.76、 681.84、 1 091.88、 8 641.89 hm2;Ⅴ级裸地、沙地减少了11 420.37 hm2。整个研究时段,Ⅲ级与Ⅳ级间、Ⅳ级与Ⅴ级间的转化为研究区主要转化类型。随着输水次数和年输水量的稳步增加,研究区植被覆盖类型将向覆盖度、面积稳步增长的平衡态发展,而随着输水量的减少,植被覆盖又转向类型变化频繁的非平衡态。植被覆盖度的增减变化客观反映了输水状况(输水量、输水持续时间),持续、稳定的输水是植被覆盖(覆盖度、面积)稳步增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6.
黑河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选取分布于黑河下游段额济纳东河、 西河沿岸具有代表性的6眼长期观测井,根据其地下水位旬观测数据(1990-2009年),应用统计特征分析以及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趋势检验法分析黑河下游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990-2009年期间,东、 西河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存在上中部浅、 下部深的空间分布特征;下部地下水位埋深呈显著增加、 上中部呈非显著性减少态势。各井地下水位埋深在2000年后不同年份出现了变化趋势转折。分析表明:2000年实施的生态输水是研究区地下水位得以逐渐恢复的根本原因,但输水量不足、 抽取地下水灌溉是导致下部地下水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黑河下游生态输水的效果评估和输水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华北克拉通麻粒岩的SiO2 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双峰式分布特征 ,两个峰值区间分别为 4 0 %~ 57% (峰值为 51 % )和 57%~ 78% (峰值为 67% ) ,但Mg#较集中 ,主体分布范围为 4 0 %~ 52 % ,Mg#和SiO2 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各类麻粒岩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强烈的U、Th亏损和不同程度的Ba、Sr富集特征。另外 ,中、酸性麻粒岩Nb、Ta强烈亏损并发生明显的分异作用 ,Nb/Ta平均比值高达 3 1 .71~ 3 6.56,基性麻粒岩则表现出Rb亏损而Ta富集的特征 ,Nb/Ta平均比值仅为 1 7.2 0。各类麻粒岩的Eu/Eu (Tb) 与Mg#无关 ,主体大于 1。与世界范围内的同类太古宙麻粒岩相比 ,华北克拉通麻粒岩产热元素U、Th平均含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 ,稀土元素平均含量普遍较低 ,但具有较高的Sm/Nd比值 ,而且酸性麻粒岩的SiO2 含量也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8.
黑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长势和分布与土壤水盐及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存在相关性,本文对研究区各采样点各土壤层水分、盐分和有机质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统计了各点植被种类、分布及长势情况,然后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该地区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9.
分析闽江下游的水环境问题是:南、北港分流比变化造成北港冲刷,南港淤积,并带来严重后果;河道采砂过量使河床下切严重,破坏水工建筑物;水质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生活及工业用水;湿地遭到破坏,导致温地动植物数量与种类大量减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闽江下游水环境问题需要设计南、北港水量科学合理分配方案;设计合理的河道采沙方案;加强污水管理体制;对闽江河口湿地分区保护和管理;加强河道的监测工作;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教育.要使专家研究、政府管理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0.
鲁涵  曾妍妍  周金龙  孙英 《环境科学》2022,43(10):4459-4469
为了揭示新疆喀什噶尔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咸化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Duorv图、PCA-APCS-MLR模型、离子比值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2018年采集的69组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TDS的变化范围为573.0~16700.0 mg ·L-1,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l、SO4和SO4·Cl型;咸化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从潜水至深层承压水咸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规律;蒸发浓缩作用和溶滤作用是导致研究区地下水咸化的主要因素,从潜水至深层承压水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逐渐减弱,而蒸发盐岩的风化溶解持续加强,也是导致深层地下水咸化程度大于浅层地下水的首要因素;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地下水咸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邻含水层咸水的越流补给加剧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