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159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51.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是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但其高气水比运行条件产生的动力消耗与国外膜组件昂贵的价格成为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本研究采用分体曝气形式,选择国产高抗污性能PVDF中空纤维膜,设计了间歇式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污泥浓度、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在低气水比条件下,M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表明,出水COD<50mg/L,BOD<10mg/L,NH3—N<20mg/L,浊度<3NTU,悬浮固体浓度为零,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相似文献   
752.
温度和污泥浓度对短程内源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BR反应器,以亚硝酸盐(NO2-)作电子受体,对温度和污泥浓度对短程内源反硝化脱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短程内源反硝化速率逐渐增高,温度每升高10℃,反硝化速率增加3倍。温度一定时,污泥浓度增加,短程内源反硝化速率也相应增加,当MLSS从4000mg/L变化到12000mg/L时,反硝化速率从开始的0.0259gN/(gVSS·d)增加到了0.0378gN/(gVSS·d),即增大了近1.5倍,即采用较高污泥浓度可以大大节省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753.
在厌气-好气-活性碳三级串联工艺系统中,用7株高效染料脱色降解菌在厌气池中接种,在好气池中用聚乙烯醇降解菌富集培养液接种挂膜处理含PVA和BOD5/CODcr<0.2的印染废水,经日处理17t废水的中试表明,当进水CODcr,BOD5,PVA,洗涤剂和色度含量分别为680ppm,110ppm,134ppm,2.94ppm和65倍时,在厌气池,好气池和活性碳池中的水力负荷分别为3.17,3.0,14  相似文献   
754.
殷逢俊  李多松 《环境化学》2012,31(3):269-277
首先建立了微生物衰减系数和污泥浓度、底物浓度的函数关系式,带入Lawrence-McCarty第一方程式得到了Logistic方程形式的微生物生长方程式.在分析污泥泥龄和污泥停留时间关系基础上,引入Monod方程建立了活性污泥动力学模型,推导证明了Lawrence-McCarty方程式是模型静态条件下的表达形式.用建立的活性污泥动力学模型对完全混合式污泥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ludge retention time(SRT)对完全混合式污泥系统的影响,表明模型能很好地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型编程画出了污泥系统相关变量关于HRT和SRT变化的三维曲面图,通过编程将复杂模型看作一定输入输出的函数,使得模型更易于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55.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lum adenophorum)入侵我国西南地区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通过研究不同林木种群下紫茎泽兰的生长特性和发生规律,有助于从生态学角度为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控提供事实依据。我们分别于2009、2011和2012年在西昌袁家山上开展了不同人工林木群落下紫茎泽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特性的调查。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阔叶林(青冈林)、阔叶针叶混交林(油茶柏树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油茶青冈混交林)下光照强度显著低于两种针叶林(落叶松林和柏树林)和空旷地,光照强度较空旷地减少率均在90%以上。空旷地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可达到111-218株·m-2,两种针叶林(落叶松林和柏树林)对紫茎泽兰的发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能达到46.2%~77.1%。油茶柏树混交林和青冈林下紫茎泽兰只有零星发生,对紫茎泽兰发生抑制率3年均在90%以上,而在油茶青冈混交林下未发现有紫茎泽兰发生。空旷地紫茎泽兰株高和分枝数均要显著高于其他人工林木群落,单株株高可达160.5~180.3cm,单株分枝数达到14.9~17.4,其中两种针叶林下紫茎泽兰的株高和分枝数要显著高于两种混交林和青冈林,株高达到59.5~113.4cm,单株分枝数为6.4~14.8。此外种植人工林木也显著抑制了紫茎泽兰的开花结实,空旷地紫茎泽兰单株种子量能达到8314~15410粒,两种针叶林(落叶松林和柏树林)下紫茎泽兰单株种子发生量为1330-4666-3粒,而两种混交林和青冈林下紫茎泽兰只有零星开花或不开花结实。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的大小与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株高、分枝数、单株花苞数、单株种子数都呈显著正相关,即光照强度显著影响着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生长以及开花结实。阔叶林下光照强度的减弱是导致紫茎泽兰发生量减少原因之一。开展植树造林,采用种植青冈林、油茶青冈、油茶柏树混交林等阔叶混栽的方式对紫茎泽兰的发生不仅能起到显著的生态控制效果,而且能绿化荒山,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6.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鼎湖山三种森林(马尾松林、马尾松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硝态氮对外加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显著地受森林类型、季节和氮处理的影响。整体而言,阔叶林土壤硝态氮极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而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三种森林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和夏季极显著高于冬季和秋季,而冬季又显著高于秋季。外加氮处理提高土壤硝态氮水平,其中在马尾松林和阔叶林氮处理效应显著。所得结果与直接采集土壤或土壤水测定的硝态氮含量的结果一致,表明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是评价土壤硝态氮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57.
探讨了Fenton试剂石灰法处理苎麻脱胶前段混合废水工艺。试验表明,当FeSO42O、H2O2(30%)、饱和石灰乳的投加量分别为3 g/L、2 mL/L和3 mL/L时,COD的去除率5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到90%以上。更重要的是,处理后出水可部分回用于煮炼生产,从而节约生产用碱量,减少废水排放量, 还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58.
目的 研究推进剂含能固体颗粒粒度、形貌与感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摩擦、撞击、静电感度仪、爆发点测定仪,对推进剂主要含能固体颗粒AP、RDX、AL的粒度及感度进行测试研究,考察不同规格粒度的AP、RDX的机械、静电及热感度,对AP、RDX、AL的混合物料也进行感度测试。结果 AP的摩擦、静电感度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粗AP(40~60目、60~80目及100~140目)对撞击感度不敏感,对于粉碎细料(1~18μm),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热感度与粒度的关系,对于5 s爆发点,其结果均大于400℃。对于普通RDX,2种不同粒度的RDX对不同激源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高品质RDX的感度特性明显优于普通RDX。AP、RDX、AL混合后,感度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论 细料AP机械感度与热感度较高,RDX粒度越小,摩擦、撞击感度下降,3种粒度RDX的静电感度相当,AP、RDX和AL粉混合时仍保持较高的摩擦感度。  相似文献   
759.
海洋菌株y3的分离鉴定及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从胶州湾海底沉积物中筛选出1株高效的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y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其在实际含氮海水中的脱氮实验结果表明,菌株y3的最佳碳源为柠檬酸三钠,最适p H为7.0,最适C/N为13;菌株均能以NH4Cl、Na NO_2和KNO_3为唯一氮源进行反应,20 h后其去除率分别为98.69%、78.38%和72.95%,在硝化过程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积累.以不同比例混合两种氮源反应20 h,当NO~-_3-N∶NO~-_2-N分别为2∶1、1∶1和1∶2时,脱氮率分别为99.56%、99.75%和99.41%;当NH~+_4-N∶NO~-_3-N分别为2∶1、1∶1、1∶2时,脱氮率均为100%;当NH~+_4-N∶NO~-_2-N分别为2∶1、1∶1、1∶2时,脱氮率分别为90.43%、92.79%和99.96%,多高于单一氮源的情况.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高盐废水脱氮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760.
为研究改善除尘滤筒清灰过程中喷吹气流偏斜的问题,通过在多孔喷吹管上安装混流喷嘴,在滤筒迎流面和背流面6个测点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测试不同喷吹压力和喷吹距离下的侧壁压力峰值。结果表明:安装混流喷嘴后,在最优喷吹压力0.4 MPa实验条件下,滤筒迎流面一侧与背流面一侧的压力峰值差距减小,压力动态波形图相似,清灰更加均匀,喷吹气流偏斜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在喷吹距离分别为210,240,270 mm时,随喷吹距离增加,6个测点的压力峰值整体均增加,矫正后的脉冲喷吹气流对滤筒的清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可以改善除尘滤筒清灰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