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81.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比较了研究了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萘、苊、蒽、菲、芘的增溶作用及其机理。混合表面活性剂/单一表面活性对多环芳烃协同增溶/增溶作用的大小与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浓度、组成及有机溶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单一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顺序为TritonX100>Brij35>TritonX305,与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呈负相关;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能产生显著的增溶作用,其协同增溶作用顺序为SDS-TritonX305>SDS-Brij35>SDS-TritonX100,协同增溶作用的大小与其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及多环芳烃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呈正相关。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值降低、溶质在胶束相/水相间分配系数Kmc的增大是产生协同增溶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2.
采集了浙江省富阳市环山乡某冶炼厂小高炉附近受铜、锌、铅、镉不同程度复合污染的4个农田土壤样品,首先扩增土壤总DNA中的16S rDNA,然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了长期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复合污染明显改变了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但与多样性的改变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最大的多样性指数出现在中等污染程度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283.
生物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混合碳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取麦秸、锯末、乙醇为碳源,比较了这3种物质单独或两两组合作为碳源的情况下,生物反硝化去除模拟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效果.结果表明,以麦秸为碳源的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反硝化效果,但反应器出水具有颜色和异味;锯末+乙醇作为混合碳源的反应体系比单独添加锯末或乙醇反应体系的脱氮效果好;碳氮比(C/N)为40的混合碳源用量有利于硝酸盐...  相似文献   
284.
环境适应性的定量化表征技术对装备环境适应性的论证、考核、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定量表征技术的复杂性,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依据环境适应性的定义、内涵,将环境适应性定量表示为环境适应度,定义了环境适应度的概念,说明了环境适应度各计算参数的含义,并以算例的方式对环境适应度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85.
对几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从《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出发,探讨了多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应用。利用具体数据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在目前报告书中宜采用最大值法和算术平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全国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国外环境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报告书的评价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6.
Hibernating bats have undergone severe recent declines across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but the cause of these regional‐scale declines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We assessed the influence of white‐nose syndrome (an emerging bat disease caused by the fungus Pseudogymnoascus destructans, formerly Geomyces destructans) on large‐scale, long‐term population patterns in the little brown myotis (Myotis lucifugus), the northern myotis (Myotis septentrionalis), and the tricolored bat (Perimyotis subflavus). We modeled population trajectories for each species on the basis of an extensive data set of winter hibernacula counts of more than 1 million individual bats from a 4‐state region over 13 years and with data on locations of hibernacula and first detections of white‐nose syndrome at each hibernaculum. We used 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 models to determine population change relative to expectations, that is, how population trajectories differed with a colony's infection status, how trajectories differ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point of introduction of white‐nose syndrome, and whether declines were concordant with first local observation of the disease. Population trajectories in all species met at least one of the 3 expectations, but none met all 3. Our results suggest, therefore, that white‐nose syndrome has affected regional populations differently than was previously understood and has not been the sole cause of declines. Specifical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some areas and species, threats other than white‐nose syndrome are also contributing to population declines, declines linked to white‐nose syndrome have spread across large geographic areas with unexpected speed, and the disease or other threats led to declines in bat populations for years prior to disease detection. Effective conservation will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to mitigate impacts of white‐nose syndrome, renewed attention to other threats to bats, and improved surveillance efforts to ensure early detection of white‐nose syndrome.  相似文献   
287.
为探讨ME-2模型控制旋转对传统PMF模型源解析效果的提升作用,于2017年9月10日~2018年8月29日在深圳北部某工业区开展PM2.5采样,共获得153套样品.对PM2.5中31种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筛选出17个物种输入模型运算.2018年深圳北部工业区大气PM2.5年均浓度为32.3 μg/m3,利用PMF模型初步识别出9个因子,分别为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老化海盐、土壤扬尘、工业排放、燃煤、生物质燃烧、船舶排放和机动车,PMF输出结果中"混合因子"问题显著.基于PMF解析结果及获得的先验信息,在ME-2模型中建立4个限制源谱进一步解析,结果表明,与PMF模型相比,ME-2结果的示踪物在源中分配更集中,对示踪物浓度与相应源贡献的时间序列也提供了更好的拟合效果.二次硝酸盐、老化海盐、工业排放源在PMF模型中被高估了9%~51%,而二次硫酸盐、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被低估了19%~40%.本研究中ME-2解析结果比PMF更具有环境和统计学意义,为污染防治提供了更精确的控制指向.  相似文献   
288.
依据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的采样分析程序,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样品研究所制备的苯系物混合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各组分的测定结果均为满意。  相似文献   
289.
290.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计算研究期间碳汇大小,与其他相似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态系统进行对比,以期为准确估算该生态系统的年碳汇量提供基础。利用涡度相关法对该地区旱季(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时开展降水量(P)、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ir)、土壤温度(Tsoil)以及土壤含水量(SWC)等环境因子监测。观测期内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及浓度具有明显的"单谷"状日变化特征,白天表现为明显的碳汇,夜间则表现为明显的碳源,NEE在12:00最强,为-0.309±0.330 mg CO2/(m2·s),18:30最弱,为0.074±0.061 mg CO2/(m2·s);观测期内NEE、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总生产力(GEP)分别为-121.4、209.2、330.6 g C/m2,该生态系统在2019年2月的碳吸收能力最强,ReGEP在2018年10月达到最强;光合有效辐射是白天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d)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R2=0.40,p<0.01),空气温度与夜间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n)存在指数关系(R2=0.1267,p<0.01);观测期内的降雨抑制了该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即降水对NEE产生了抑制作用。旱季该生态系统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碳汇,碳汇值为1.214 t C/ha,明显低于相似气候条件下的其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