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空间规划是支撑旅游地发展规划的核心章节,目前主要依靠规划者经验判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方面的信息数据支持。论文将GIS格网化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资源单体采集、旅游资源格网化及其空间分析方法,并融合旅游资源群评价模型、旅游功能区识别模型、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识别模型予以支撑,形成了标准化的旅游资源采集、评价到空间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并以青岛市为例,识别出了旅游资源集群及其发展潜力、旅游功能区和空间拓展轴线,确立了“一心、一带、三轴、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论文初步探讨了GIS格网化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补充传统定性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实现复杂旅游资源数据的单体评价、旅游资源集群评价、旅游功能区识别、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优选的系列化分析技术路线,可为延伸旅游规划深度、提高规划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了快速净化景观湖泊的补水,采用磁絮凝法对Ⅴ类甚至劣Ⅴ类河道水体进行预处理,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絮凝剂(PAC)、助凝剂(PAM)以及磁铁粉的投加量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一步优化磁絮凝预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磁铁粉加入量100 mg/L,PAC投加量150 mg/L,PAM投加量2 mg/L。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验证试验,COD去除率达到50.39%,TP去除率为96.65%,浊度去除率为91.59%,氨氮去除率为6.31%,除氨氮外,其他各指标基本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水体标准,达到了预处理目的,为后续深度净化减轻负荷压力。  相似文献   
33.
The current paper discusses the multi‐strainer technique developed to augment usable water by the combined use of saline and non‐saline aquifers in locations where a freshwater aquifer is underlain or overlain by a saline water aquifer. The multi‐strainer technique evaluates design criteria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ulti‐strainer schemes to supply water at an acceptable salinity limit by combined use of the saline and non‐saline aquifers. The design ratio of discharges can be maintained by adjusting the strainers’ lengths in the saline and non‐saline aquifers. The multi‐strainer schem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coastal aquifers of Bangladesh and found to be effective at lowering the water salinity concentrations to acceptable levels, thus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water for sustainable use. The multi‐strainer scheme should be designed based on the thickness of the aquifer layers to be screened, the salinity concentrations of the screened layers, and the level of salinity concentration to be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34.
多铵复合盐分离方法是利用纯物理的方法对焦炉煤气进行处理并分离出相应的盐类,在冷却结晶的过程中,从提高物料终冷温度的角度,对该方法进行相应的节能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当前生产提供节能改造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该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区域排放当量制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排放当量概念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应用该概念制定总量控制方案,首先是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区域允许排放当量,线性规划模型中的技术系数是以区域内网格为基础的污染物转移函数;其次是分配区域允许当量至各个污染源,从而确定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该方法已在南昌市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6.
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排放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排放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生命周期CO,NOx,PM,HC,SOx,CO2排放为优化目标,对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排放进行了单目标及多目标优化,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后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混合比例为63%.与原始值相比,多目标优化后生命周期CO排放略有升高,NOx升高15%,PM升高19%;生命周期HC、SOx和CO2分别降低8%、50%和21%.  相似文献   
37.
不同模型对土壤污染物空间分布预测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现有方法不能较好模拟土壤污染物较强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缺乏对影响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识别,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RF)模型,通过融合多源环境要素,开展了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布预测研究,并与反距离加权(IDW)和逐步线性回归模型(STEPREG)相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砷污染范围较广,污染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3种模型模拟的砷污染空间分布虽总体趋势相似,但局部区域差异明显,IDW和STEPREG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土壤污染的强空间变异特征,RF模型模拟结果较好的表达局部高污染区域的细部变化.不同环境要素对农田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布影响的重要性不同,研究区环境变量和地形变量是影响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交叉验证结果表明,RF模型相对IDW和STEPREG模型具有最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误差(ME)和最大的R2,RF模型的RMSE、MAE、ME较IDW模型分别降低了10.8%、5.5%和88.1%,较STEPREG模型分别降低了17.8%、18.4%和94.7%,表明采用RF模型对研究区农田土壤砷含量预测精度最高,取得了最优的预测效果.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制图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38.
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一种《斯德哥尔摩公约》所列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加强对土壤中PFOS排放的合理认识,并追踪其污染源,对减少和控制土壤中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少有研究涉及土壤介质中PFOS生命周期排放清单.基于PFOS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了 2018年环黄渤海地区各污染源排放到土壤介质中的PFOS排放因子,估...  相似文献   
39.
在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中,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估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云平台采用分类决策树(CART)分类算法对研究区内1998、2003、2008、2013及2018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并定量分析1998~2018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再利用生态服务价值(ESV)当量估算方法定量估算京津冀地区的ESV并结合15 km×15 km尺度格网探明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199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增加16. 67%)及草地(减少13. 73%)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大,水体(减少0. 2%)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小.②京津冀地区ESV总价值在1998~2003年间出现短暂增长(增加91. 97亿元),2003~2018年间持续降低(减少239. 07亿元),主要与建设用地面积在除1998~2003年的其余3个时间段扩张较快有关,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提供的ESV最高,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提供的ESV最低.③基于15 km×15 km尺度格网的ESV时空分析表明,199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ESV中等区逐渐较少,ESV较低区及较高区逐渐增加,且ESV较低区增速高于较高区.④199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对价值系数的敏感性系数(SI)范围为0~0. 40,且均低于1,表明本文ESV对修订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证明本文定量估算ESV的结果是可靠的.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应合理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对林地、草地、水体及耕地的保护.研究可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电网作为一类关键基础设施,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对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找到薄弱环节并给予增强稳固来提高电网整体抗扰性,降低电网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构建电网网络结构中节点单元的可靠性评估模型时,以设备可靠性模型为基础,将电网设备的健康度分析、老化度分析引入可靠性评估模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靠性评估模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将动态健康度预测和静态健康度总结进行综合,减少了各自评估的缺点,为可靠性评估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变量信息,能够更为准确的区分不同设备的安全性程度。通过评估模型的构建和Q市电网算例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快捷的衡量电网设备信息,为电网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较为方便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