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434篇
综合类   483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162.
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沈阳实践与优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年国  王娜  殷健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75-2185
国务院机构改革前,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分别由国家不同部委主导划定,存在划定过程统筹协同不够、划定结果交叉重叠、实施管理困难等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在资源环境城镇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自上而下逐级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本文总结了沈阳作为试点城市,在三条控制线划定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与成因,构建三条控制线与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关系,建立管控体系与调整规则,并阐释在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调整优化做法。研究发现:三条控制线存在空间交叉重叠、功能难以区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基本农田承担了限制城市空间蔓延的使命,指标不允许跨行政区调整导致部分基本农田不得不安排到城镇内部;由于概念界定不同导致部分城市公园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部分耕地被先期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条控制线优化建议:一是突出既是政策线又是技术线的特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划定;二是国家自上而下对基本农田调整政策和制度进行创新;三是建立事权分级管理机制,合理预留地方事权弹性。  相似文献   
163.
基于整体开发管理的国际河流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际河流开发管理的现状,分析国际河流整体开发管理理论的演进。得出整体开发管理决策实施的原则及思路:流域开发管理要以流域边界为界,将整个水系自然联系的区域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统一权衡,突出共同利益,流域内开发与流域外开发相结合。以建立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机构。对国际河流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设计,即以国际河流流域为体系,各国国内流域测点为单元。国际流域综合协调委员会为决策支持中心、各国流域机构委员会为决策支持分中心。并研究系统的公用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开发、管理与维护。河流水资源、水环境实时监控等技术支持系统。实证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并指出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权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4.
Achieving Integrative, Collaborative Ecosystem Manage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Although numerous principl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being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ly integrat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in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few authors have illustrated how these principles are used and why they are effective. On the basis of a review of the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literature, we identified eight factors important for integrative, collaborative ecosystem management—integrated and balanced goals, inclusive public involvement, stakeholder influence, consensus group approach, collaborative stewardship, monitoring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data, and economic incentives.We examined four cases of successful ecosystem management to illustrate how the factors were incorporated and discuss the role they played in each case's success. The cases illustrate that balancing social 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goals is possible. Collaborative efforts resulted in part from factors aimed at making plans economically feasible and from meaningful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ongoing management. It also required participation in monitoring programs to ensure stakeholder interests were protected and management efforts were focused on agreed-upon goals. Data collection efforts were not all-inclusive and systematic; rather, they addressed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of key issues as they emerged over time.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appear to be broader than simply providing economic incentives; stakeholders seem willing to trade some economic value for recreational or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cases demonstrate that it is not idealistic to believe integrative, collaborative ecosystem management is possible in fiel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5.
166.
本文针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决策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宏观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分析了决策观点和思维的多样性对宏观环境决策的意义,探讨了宏观环境决策与环境基础学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7.
本文提出了防灾工程的抗力、灾损度和灾害的灾度、灾害势以及动态决策准则等概念,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初步建立了防灾工程动态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这里的决策包括防灾工程的初始投资(或设防水平)决策及其防灾规划期(或寿命期)内的防灾减灾维护投资(或维护水平)决策.文中还给出了算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防灾工程动态投资决策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8.
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其系统决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卫亚  孙广忠 《灾害学》1992,7(3):19-24
本文在讨论地质灾害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并基于多目标决策特点,构造了三类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最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69.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 ele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for regional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pplied to the Nitra River Basin in Slovakia. A model-based, aspiration-led methodology for multicriteria decision support has been used for the study. Several reusable, modular software tool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problem-specific generator to produce the core part of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tools for the generation and interactive modification of multicriteria problems, and a solver for the resulting mixed-integer optimization problem. Provided in the paper are the following: a complete formul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cluding the imbedded water quality model), a summary of the aspiration-reservation-led multiple criteria optimization approach applied to decision support, and an overview of results that illustrate the applied approach and provide some interesting insights to the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70.
应急救援物资车辆运输线路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紧急救援物资支持保障中心的物资调度人员提供科学的车辆路线调度决策方法,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能力,基于应急条件下物资运输调度的时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特征,运用旅行商理论,对上述3个决策属性分量进行了数学描述,构造了它们的目标函数,并进行了无量纲和权重聚合处理,继而按照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了用来评价备选线路决策效用函数的数学模型.利用期望效用属性合并所搜集的信息,将多属性决策问题转化成单属性决策问题,确立了选择具有最高期望效用方案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急救援条件下的运输调度与正常环境下的企业运输调度决策目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虽然本质上属于图论中最短路线问题的范畴,但由于多个决策目标的存在,不能直接运用最短路线模型和Dijkstra算法求解.运用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的评价备选线路决策效用函数,是有关人员进行车辆路线安排的有效方法,但其相对优越性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