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本文应用底栖生物和鱼类的污水生物体系的划分阶段,以及残毒量测定,以评价上海市第二水源长江二个取水口的环境质量。1989年桔水期(2—3月)和丰水期(7月)在长江口河流段南岸的浏河和浪港二个站位,在二个汛期中进行潮间带底栖生物、4至7月每月二次的鱼类种类、数量等调查和指示种的研究,以及刚毛藻、水绵、河蚬和无齿相手蟹四种底栖生物的总汞、铜、锌、镉、铅、六六六、滴滴涕等含量测定,认为二个取水口的环境复杂,综合评价结果应是β-中污型(βm),属尚清洁带。底栖生物和鱼类以喜食底泥有机质的种类占优势,底栖生物残毒主要是重金属。  相似文献   
142.
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在稻田-鱼塘生态系统中,模拟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后遇大雨,田水中残留农药流入鱼塘,对塘内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鱼、贝类未发现死亡现象;残留、毒性测定结果与危害性实测结果相符。排水口附近供试虾类大量死亡。排水口较远处,虾类的危害影响较轻。虾类对溴氰菊酯有明显的回避性,自然水域中虾类的危害程度比关在网箱内的要小。鱼塘中浮游动物受害十分严重,但2周后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稻田养鱼无危害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铅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水质基准低值和高值,并与《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铅和甲基对硫磷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可以为我国海洋环境中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适当的保护,不同污染物的标准定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保护"和"过保护"的问题。此外,结合我国近岸海水水质监测资料,在剖析了海水水质标准定值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海水水质基准和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双酚A(BPA)已被证实是一种类雌激素类物质。本研究根据BPA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特点,按照不同的毒性终点将BPA的毒性数据进行归类,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推导了BPA对水生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PNEC)。结果表明:以雌激素效应为暴露终点的急、慢性PNEC分别为25.11μg·L-1、1.075μg·L-1;而以所有数据的急、慢性毒性效应为暴露终点推导的PNEC值分别为355.7μg·L-1、7.549μg·L-1。BPA对水生生物的雌激素效应更为敏感,建议在推导BPA这类内分泌干扰物的PNEC值时,应依据其毒性终点分别推导,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基准值。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5.
鱼类模式生物在化学品生态毒性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尚没有合适的标准化本土实验鱼种。国家环境保护部第7号令《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对本土受试生物用于生态毒性测试提出了要求。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鲤科鱼类,具有成为标准试验鱼种的潜能。首个以稀有鮈鲫为标准供试生物的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实施,其他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本文阐述了研发稀有鮈鲫为标准供试生物的依据,对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需求。  相似文献   
146.
文章阐述了海生物附着生长的机理以及传统海生物防治的方法。针对传统海生物防治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超声波防治海生物技术,分析了超声波振动性质和空化效应防治海生物的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并确定出有效防治海生物的超声波频率为22kHz,强度为0.3~0.5 W/cm2;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充分证明了超声波能够有效抑制海生物的附着和生长,保护海水管线及相关设备,体现了超声波技术在海生物防治方面具有环保、节能、易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7.
不同碳源条件下聚磷菌代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套SBR系统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进行富集,分别采用乙酸和丙酸作为碳源。通过对典型周期内磷酸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糖原和多聚磷酸盐变化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碳源下,聚磷菌胞内碳源物质的代谢机理以及其对于生物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为碳源时,PHAs的合成量和分解量都要高于丙酸为碳源,且PHAs主要成分以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ate,PHB)为主,污泥的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都要高于丙酸为碳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8.
实验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考察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搁置1个月后重新投入运行,其活性恢复能力及对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颗粒污泥搁置后外观由淡黄色转变为灰黑色,颗粒重新投入反应器,11 d后颜色基本恢复,污泥浓度及活性迅速增加;对COD处理能力的恢复历时14 d,去除率稳定在80.32%以上;颗粒污泥对NH4+-N和PO34--P的去除在40 d时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反硝化聚磷菌(DNPAOs)活性恢复期为50 d。颗粒污泥对低碳氮比的实际生活污水处理结果显示,当C/N<5.1时(生活污水比例>60%),无法满足系统内微生物生长要求,需要外加适量碳源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49.
西方传统自然观的演变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分别对原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而19世纪后期以来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批判则为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前提。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