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85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65篇
综合类   991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172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WSOC) is considered the most mobile and reactive soil carbon sourc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soil ecology study. A biodegradability test was set up to study WSOC extracted from 7 soils differently managed. WSOC was extracted from soil with water (soil/water ratio of 1:2, W/V) for 30 min, and then tested for biodegradability by a liquid state respirometric test. Result obtained confirmed the finding that WSOC biodegradability depended on both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e biodegradability test as suitable method to characterize WSOC, adding useful information to soil fertility.  相似文献   
992.
邱玉琴  周小红  施汉昌 《环境科学》2008,29(11):3110-3113
以分离式氧微电极为测试工具,在优化了电极结构的基础上,对内源呼吸状态的生物膜内部的溶解氧分布进行了准确测定,通过生物膜内扩散-反应过程的分析,拟合获得了生物膜内异养菌的衰减系数.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后,氧微电极的信号波动范围由优化前的(1.64±0.25)nA降低到优化后的(1.53±0.06)nA,波动抑制比为19.41 dB,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增强.用原位测定方法获得的生物膜内异养菌在处于内源呼吸状态时的呼吸速率为2.979 mg·h-1,衰减系数为0.005 9 h-1.  相似文献   
993.
彭永臻  郭建华  王淑莹  陈滢 《环境科学》2008,29(12):3342-3347
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目前尚未出现利用丝状菌特性、针对利用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节能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供氧不足引起了污泥膨胀,但并没有导致污泥流失,相反出水水质有所改善,出水COD、SS和TP的去除率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提出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在阐述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的发现和提出的基础上,对低溶解氧引发丝状菌适度生长、丝状菌和微膨胀在提高出水水质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低溶解氧微膨胀来节能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性能研究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形成絮体速度快、矾花大、除浊效果好等优点。PAC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去浊、除色效果。研究内容包括:最佳投药量、PH值影响和搅拌速度的影响以及高分子絮凝剂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pH值和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与CODcr、浊度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PAC的最佳投药量为750mg/l,pH适宜范围在7.0-9.0之间;在最佳条件下,PAC对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8.75%,CODcr的去除率为83.67%。  相似文献   
995.
应对数字化地形变观测干扰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讨论、分析2010年5月初密封前后主要气象因素(大风、气压、强降水)对淮北台定点地形变观测影响的基础上,认为大风主要对倾斜仪产生干扰,气压主要对伸缩仪产生干扰,且密封后主要气象因素的干扰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6.
定量重建古高度是当前地球科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本文概述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定量重建古高度的两种不同途径,也就是经验回归方程和理论公式计算同位素直减率的两种方法;讨论了降水氧同位素组成重建古高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和相对大小.根据亚洲季风区石笋记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气候和环境变化对降水氧同位素组成及降水同位素直减率的影响,指出使...  相似文献   
997.
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内接种以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为主的活性污泥,期望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处理城市污水。在进水TN为30~40 mg/l、氨氮为30~35 mg/l、COD为250 mg/l左右、pH值为7.50~7.80、温度为25±1℃等条件下,研究不同溶解氧对总氮去除率和亚硝酸盐氮积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浓度为1.5~2.5 mg/l时,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总氮去除率为75%左右,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为65%~82%。  相似文献   
998.
测定高氯废水CODcr的方法探讨——硫酸汞添加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CODcr来表示。在其测定过程中氯离子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氯离子的干扰,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误差较大,尤其对于高氯低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其干扰更为严重。本文对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不同范围的化学需氧量,对应采用高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低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来测定,最终确定了一种最直接、简便、准确的方法-硫酸汞添加法来测定高氯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欧盟RoHS标准的实施,对塑料制品中卤素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建立了一种采用氧弹燃烧法对塑料样品进行燃烧,以碳酸钠为吸收液进行吸收,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微量卤素离子的方法。选择的色谱条件是:IonPac AS22离子交换柱,0.48mmol/L碳酸钠和0.1 mmo/L碳酸氢钠混合液作淋洗液,流速为1.0 mL/L,抑制型电导检测。氟、氯、溴、碘四种卤素的检测限(3倍噪声比)分别为0.007、0.009、0.027和0.03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9%、1.61%、1.02%和1.28%,回收率为78.2%~119.8%。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等特点,可较方便地应用于常规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通风对堆肥供氧的影响及堆高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风是影响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氧气浓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设置0.01 m3/(min ·m3)(Al)、0.1 m3/(min·m3)(A2)和0.2 m3/(min·m3)(A3)三种不同通风速率进行好氧堆肥试验,考查堆体中氧气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氧气一维扩散方程进行堆体高度的优化.结果表明,鼓风停止时,处理A2、A3的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