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8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1704篇
安全科学   414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3103篇
基础理论   422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296篇
社会与环境   156篇
灾害及防治   14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在宿州市不同功能区采集23个街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u、Zn、Pb、Mn、Cr、V的含量,分析了街尘重金属的粒径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宿州市街尘中细颗粒质量比重较高,在<75μm、75~150μm、150~250μm、250~500μm四个粒径段的街尘质量比例分别为39.73%、27.52%、22.57%和10.18%;(2)街尘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75μm和75~150μm粒径范围内,说明重金属易在细颗粒中富集;(3)各重金属元素在<75μm粒径范围内的赋存比例均高于其他3个粒径级别,达40%左右;(4)随着街尘粒径的由粗到细,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从无污染到轻度污染,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Zn>Pb>Cr>Cu>V>Mn。  相似文献   
162.
磷石膏改良基质中As和F在蔬菜内富集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明改良磷石膏是否可作为农作物耕种地,选取白菜、菠菜、叶用芥菜和上海青种植在改良磷石膏基质上,分析了As和F在四种蔬菜中的富集及迁移特征。结果表明:As和F在蔬菜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7~1.56mg/kg、79.14~265.65mg/kg,均超过《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As和F在蔬菜中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7~0.25、0.23~0.44。叶用芥菜和白菜地下部位中As和F迁移显著,而上海青和白菜地上部位中As和F迁移显著。总体而言,As在蔬菜中迁移规律表现为地下部位>地上部位,F在蔬菜中迁移规律表现为地上部位>地下部位。改良后的磷石膏不适宜于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163.
重点阐述了沉积物的来源和组成,沉积物的颗粒粒径、有机物含量(VSS/SS)、颗粒粘性和颗粒密度等物化性质,以及附着于沉积物上的金属污染物的相关特征。其粒度分布范围是D10为1.89~223.21μm,D50为12.38~437.30μm,D90为39.06~1 572.52μm;VSS/SS的范围是1%~38%;密度范围是1.80~2.47 g/cm3。金属污染物主要的附着对象是沉积物中的细小颗粒如生物膜上。以上沉积物性质对于解决排水系统的泥沙淤积问题以及水体污染的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北京市区春夏PM2.5和PM10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2012年3月~6月PM2.5和PM10实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PM2.5和PM10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月~6月,PM2.5浓度随季节变化逐渐升高,PM10的浓度随季节变化先升高后减小;3月~6月PM2.5与PM10日平均浓度分别为62.77μg/m3和133.88μg/m3,分别为国家二级标准的83.69%和89.25%。  相似文献   
165.
臭氧是一种存在于地球臭氧层和近地面的气体,它对人类和环境是否有益取决于大气中存在的位置。高空臭氧层使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而近地面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损害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诱发儿童哮喘等疾病。本文结合2013年8月12日常州市出现的臭氧污染天气,利用气象和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高温、太阳辐射强度大、风速低、大气扩散条件差等气象因素和臭氧前体物(NMHC)较高等不利条件下,易形成臭氧污染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措勤县德能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发现,矿区内共6条达到工业品位的铜矿体,并伴生有铅、锌、金、银等多种有益组分,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外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其中Cu4矿体规模最大,经深部钻孔工程及地表槽探验证,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系数较小。燕山晚期第一阶段第一次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后期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是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67.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2010年天津市12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不含清洁对照点)实时连续监测的CO数据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浓度趋势变化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CO日变化规律呈典型的双峰型,冬季CO浓度最高,夏季最低,CO与O3和温度均呈较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8.
为了研究青浦城厢地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状况,分析了2005年至2010年空气质量资料,结果表明:青浦城厢地区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PM10浓度的月度变化幅度比较大,全年PM10浓度及超标率呈现"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趋势。春、冬季比较高,夏、秋季比较低。PM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非常明显,呈现出"双峰"状分布。PM2.5和PM10的平均比值为0.531,表明该地区可吸人颗粒物中细颗粒物的比例较高,细颗粒物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PM10和PM2.5各月日均值之间和各月均值之间均呈高度相关,线性关系非常显著,二者之间回归直线关系存在,可用回归方程y=ax+b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9.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颗粒物造成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简要概述了灰霾天气定义分级、分布特征与雾霾比较,深入研究了灰霾天气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存在危害,系统探讨了灰霾天气控制措施、监测方法与治理对策。指出在现有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状况下,加强理念宣贯,建立预报预警,开展PM2.5防治,推进城区绿化,科学布设规划,可有效解决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灰霾天气防控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0.
新疆部分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及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H-β10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从2011年4-5月在乌鲁木齐、奎屯、阿克苏、库尔勒、喀什、和田市环境监测站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PM5和PM10样品,分析了不同采样点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及与TSP的相应比值。结果表明,不论是PM2.5、PM5还是PM10,阿克苏市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其次是库尔勒市,其余采样点在采样期间的浓度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库尔勒、喀什、奎屯、阿克苏四个城市PM5/TSP和PM2.5/TSP的比例大,除喀什、阿克苏的PM10/TSP的比例接近于1之外,其余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小于TSP;采用显微镜观测成像技术结合血球计数板方法,利用粒径分布函数分析对六个城市的PM10和5个城市的PM2.5颗粒物在不同粒径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M10而言,阿克苏在dp<0.5的粒径范围内分布函数高达79%、喀什在dp=0.5~0.6μm之间为44%、和田则在dp=1.2~2.2μm出现20%的最大粒径分布函数。就PM2.5而言,库尔勒在dp<0.5、dp=0.5~0.6、0.6~1.2μm区间内的分布函数均为最大值,其值分为79%、50%、50%,可以说明在采样期间,库尔勒市区的颗粒物在粒径小于1.2μm出现的几率更大些,即颗粒物以积聚模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