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45篇 |
免费 | 2883篇 |
国内免费 | 20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74篇 |
废物处理 | 323篇 |
环保管理 | 2998篇 |
综合类 | 10455篇 |
基础理论 | 1889篇 |
环境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1550篇 |
评价与监测 | 850篇 |
社会与环境 | 1134篇 |
灾害及防治 | 1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8篇 |
2023年 | 604篇 |
2022年 | 714篇 |
2021年 | 855篇 |
2020年 | 860篇 |
2019年 | 672篇 |
2018年 | 577篇 |
2017年 | 749篇 |
2016年 | 788篇 |
2015年 | 778篇 |
2014年 | 833篇 |
2013年 | 1014篇 |
2012年 | 1235篇 |
2011年 | 1291篇 |
2010年 | 904篇 |
2009年 | 1013篇 |
2008年 | 734篇 |
2007年 | 1178篇 |
2006年 | 1175篇 |
2005年 | 1036篇 |
2004年 | 897篇 |
2003年 | 851篇 |
2002年 | 740篇 |
2001年 | 633篇 |
2000年 | 577篇 |
1999年 | 557篇 |
1998年 | 389篇 |
1997年 | 325篇 |
1996年 | 217篇 |
1995年 | 211篇 |
1994年 | 164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9篇 |
1977年 | 6篇 |
1973年 | 8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针对制糖生产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糖生产零取水零排放的技术方案及工艺组成。其核心技术经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是合理、有效的,具有技术先进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3.
114.
地球系统工程与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和工程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方法,及其在解决全球性环境危机中的作用;阐述了提高共识、言行一致、保护全球公共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等地球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 论述了区域性与地球系统环境问题间的关系,提出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4条基本原则:系统性调控、区际公平、多方合作、综合手段和共同约束. 指出应注重应用地球系统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区域环境与生态问题;应深入探讨地球系统及区域环境与生态压力在中国现阶段的特征,统筹全局与长远调控区域环境问题;应开展长期连续观测和信息共享,创新调控全球与区域环境与生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治理投资费用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96—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以及专项调查数据,对重点排放行业工业废水的产生、排放特征以及治理费用函数进行分析,建立了分行业的宏观工业废水排放和治理费用预测模型,并预测了2006—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趋势、投资需求以及减排重点. 结果表明:到2010年,工业废水和CODCr产生量分别为646×108~658×108和1 575×104~2 031×104 t,二者的排放量将分别介于234×108~301×108和441.1×104~609.2×104 t;“十一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和治理费用如不能达到8 000×108元,将面临CODCr减排目标不能完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芦苇潜流人工湿地水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但影响其出水水质的因素很多,并且往往是非线性的,因此目前很难将这些影响因素模型化并用于水质预测. 已有的预测方法不是过于复杂就是预测精度不高. 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新方法,适用于各种非线性模型的预测. 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使用3种不同的、经过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对芦苇潜流人工湿地沿程各采样口的水温,ρ(DO),pH,Eh和ρ(CODCr)等水质指标进行了预测. 结果显示,各指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水温≤4.21%,pH≤1.36%,ρ(DO)≤9.77%,Eh≤6.50%,ρ(CODCr)≤17.76%,表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人工湿地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7.
118.
气候变化对植物及植被分布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及植被分布的影响趋势对于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植物及植被分布影响研究在我国广泛展开。文章对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气候情景、预测方法和气候变化等对植物及植被分布的影响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未来的趋势提出了若干展望。总体上,目前所用气候情景比较单一、不同预测方法比较研究不够,对土壤和生物因素考虑不充分、涉及植物种类太少。气候变化将使一些植物分布范围减少、甚至消失,而使另一些植物分布范围则会扩大。未来研究应加强气候情景改进和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充分考虑土壤和生物等因子、加强预测方法检验,同时开展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探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选取区域物质总需求、区域过程总排放、区域总排放等指标,对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区域物质总需求、区域总排放年均递减率在7%以上,资源使用密度、单位GDP物质排放年均分别减少10.3%、11.4%。说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开始升级,环境朝着利好方向发展。(2)隐藏流在各类相关指标中占有比例较高,占区域总排放的比例年均高达98%。说明推行减量化生产,提高物质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已迫在眉睫。(3)物质排放强度地域差异明显,惠州、肇庆、中山、江门历年均低于珠江三角洲平均水平,深圳、东莞远高于平均水平;IPAT分析显示,A呈上升趋势,T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珠江三角洲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极大的潜力,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