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789篇
安全科学   519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277篇
综合类   1725篇
基础理论   298篇
污染及防治   194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196篇
灾害及防治   1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重金属以其特有的性质而被大量的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同时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现象。水体重金属污染不仅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本文主要概括介绍了重金属对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各种耐受机制,展望了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毒理效应的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52.
36种典型除草剂对绿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的毒性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除草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对藻类的毒性作用最强,其毒性效应远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论文选择市场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6种除草剂原药,分析解读除草剂在国内的登记情况,以及在作物、旱田和水田的使用情况;明晰对藻类生长抑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和化学类别对绿藻毒性影响显著;对于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作用于植物叶绿体的除草剂对绿藻毒性均较高,以人工合成植物生长素为代表的除草剂对绿藻毒性均较低;2)相同作用方式,不同化学类别的除草剂,对单一绿藻的毒性差异明显。在水稻上获得登记的除草剂对藻类毒性整体低于在旱田获得登记的除草剂对藻类的毒性。开展多种农药对水生生态毒性的研究,为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在淡水环境中的生态效应评价以及保护淡水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氯代阻燃剂,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但目前已有的生态毒理学数据还十分有限。本文选择分布广泛的大型绿藻孔石莼(Ulva pertusa)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DP对孔石莼繁殖细胞转化及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6~10-8mol·L-1)DP暴露不同程度地影响孔石莼繁殖细胞的形成、释放及附着,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处理(10-6mol·L-1)分别使繁殖细胞的形成率、释放率和附着率显著降低了76.76%、46.26%和85.64%。在丝状幼体阶段,DP处理组(10-8和10-7mol·L-1)幼体体长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了32.74%和38.98%。结果表明,DP暴露抑制了孔石莼的繁殖及早期发育。基于绿藻繁殖特性及早期发育的生物学指标对DP暴露较为敏感,能够为海洋环境的DP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以生态景观理论为基础,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为支撑,对岷江流域三江交汇区三期遥感数据,1990年TM、2002年TM、2014年ETM+数据进行图像分类、景观指数提取、空间分析,同时采用面积转移矩阵统计各景观面积的转移情况,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面积排序为: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裸地。优势景观为耕地,所占比例由72.83%下降到63.32%,面积减少了3480hm2。草地所占比例呈现波动变化,总体增加了2.81%。林地比例由15.98%上升到18.79%,增加了700hm2。居民地所占比例升高了4.1%;(2)1990年研究区内草地景观易受到外部干扰,其分布形状复杂。林地景观整体聚合度较高同时具有较低的异质性,分布通透性好、规模连续。农田分布较为分散且斑块较小。2002年农田斑块分布复杂化,同时具有聚集度高的特点。2014年研究区内农田优势地位下降。此时农田分布比较破碎并且呈现集中的态势。草地分布规模性较好、分布较为完整,但是内部存在一定的破碎性;(3)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海拔超过500m的丘陵山地区域,建立生态保护区。二是,成绵乐铁路和高速路网的完善,使得三江交汇区的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化加快,主要集中在乐山市中区和周围城镇。  相似文献   
955.
以黄浦江、淀山湖底泥为沉积物的代表,蒽为多环芳烃的代表性化合物,研究了多环芳烃在天然水体中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两种底泥对蒽的吸附均属多分子层吸附,可用deBoer-Zwikker公式所表示的极化模型较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出现的阶梯是由于蒽-甲醇分子的溶剂化作用及底泥颗粒的表面不均匀性所致;未参与溶剂化作用的甲醇与溶剂化蒽分子间存在竞争吸附;固体疚应对吸附容量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磺酰脲类除草剂DPX-E9636的水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室温下DPX-E9636的水解产物分离纯化后,运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及^1H核磁共振鉴定了主要产物的结构。产物为:1-(4,6-二甲氧基嘧啶基-2)-3(乙磺酰基-2-吡啶基)脲、N-(4,6-二甲氧基嘧啶基-2)-3-乙磺酰基-2-胺基吡啶、3-乙磺酰基-2-胺基吡啶及2-胺基-4,6-二甲氧基嘧啶,由此推测了DPX-E9636的水解机理。  相似文献   
957.
以黄浦江、淀山湖底泥为沉积悬浮物的代表,研究静态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机理。结果表明,黄浦江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大于淀山湖底泥;底泥颗粒十分细小,且表面不均匀;两种底泥悬浮物的沉降类型均属于絮凝沉降,黄浦江底泥的沉降速度较淀山湖底泥快,有机质在絮凝过程中起着粘连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混凝剂FA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奇藩  孔庆安  王超 《环境科学》1995,16(3):41-43,51
报道利用铜矿渣制取固体混凝剂FAS。实验表明,该混凝剂具有优良的除蚀、除色、除COD、除硫性能,尤其对采用常规混凝剂难以除去的亲水性染料,FAS有独特的去除效率。对各种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FAS的脱色率为95%,对COD的去除率则在90%以上。本文还对FAS的混凝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9.
苎麻细菌化学联合脱胶废水的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苎麻细菌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的投入与产出,脱胶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以及脱胶后工艺废水污染物的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脱胶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来自生苎麻和工艺投料;细菌脱胶过程消耗了部分有机物,废水中还原性糖含量为零;以胶质为培养基繁殖的微生物用于处理综合废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0.
关于深化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行环保投资体制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国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及其外部条件。为了保证足够的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投资效益,当前,政府部门应抓住改革的有利时机,稳妥、适时和有重点地推进环保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