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安全科学   315篇
废物处理   144篇
环保管理   409篇
综合类   1045篇
基础理论   177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试系统对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作为土壤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主体,其活性是提高石油降解效率的关键要素.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微生物特性及其降解活性的相应变化.与现场调研的土壤相比,生物修复中试系统中微生物密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FDA活性提高了1.5倍.由于环境胁迫产生的诱导作用,除油微生物优势明显.中试系统运行稳定后,除油微生物密度比微生物总密度低1个数量级,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与除油微生物的密度变化更趋于一致.扫描电镜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生物修复系统微生物以杆菌、球菌为主,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生物修复不同时期土壤与现场土样相比,其种群构成呈现各自的特点.在生物修复后期,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有所降低,在强化生物修复中试系统中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环境胁迫对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及其相对丰度都产生了诱导.   相似文献   
952.
张欣  施欣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64-168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年发生的12起船舶溢油事故进行了危害等级判定,以期探索溢油事故等级合理量化评估技术方法.对比了3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误差精度上的优劣性及实际适用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关联度法适用性较好,熵值法必须结合专家打分才能得到较好的判定结果;同时BP神经网络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比率较高,误差率较低,但存在建模成本高和对噪声较敏感的缺点.   相似文献   
953.
微生物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天津大港油田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为菌源,原油为唯一碳源,采用限制性底物大剂量冲击驯化方式,共驯化、筛选分离出四株对原油有一定降解能力的优势微生物,初步认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此优势菌株为始发菌株,聚乙烯醇为载体,采用包埋法进行微生物固定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固定化后微生物的活性相对稳定,可以认为聚乙烯醇是一种比较好的包埋载体。  相似文献   
954.
油田作业废水臭氧化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田作业废水(COD)高、难降解的特点,探讨了废水的pH、COD初始浓度、臭氧投加量和臭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油田作业废水的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化对油田作业废水COD去除效果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废水pH、废水的COD和臭氧投加量;当废水的COD为1064.0mg/L、pH为3.0、臭氧投加量为10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69.1%;臭氧化处理对低浓度油田作业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低于其对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5.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高粱修复柴油污染土壤过程中植物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定量分析土壤中柴油含量对高粱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影响,揭示柴油对土壤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柴油污染胁迫下高粱的发芽率、存活率以及生物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w(柴油)为0.1%的土壤中高粱的发芽率、存活率以及生物量与空白相比约有10%的增加,而在w(柴油)高于3.0%的污染土壤中高粱无法生长.土壤中微生物量随着土壤中柴油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但是随着修复过程的进行,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土壤中微生物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6.
长江感潮河段码头油污染事故风险影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贴体曲线网格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长江太仓段潮流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码头油废水排放和成品油泄漏两种典型油污染事故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模拟预测,成品油泄漏采用费伊扩展模式预测其油膜面积、厚度、飘移距离等特性;含油废水排放采用非稳态二维水质模型预测其浓度分布。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与水动力模型耦合,能够较好的模拟涨落潮对码头油污染输运扩散的影响,为码头选址的可行性论证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957.
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优化配置及具体案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对海洋水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溢油成为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治理海洋污染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当今处理溢油使用的物理法、化学法、自然降解法、生物处理法、燃烧法等进行了介绍,详细考察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对各种选择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文章同时对"11.14"重大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用优化组合后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8.
Permeation of Cu(II) from its aqueous solution through a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SLM) containing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 (D2EHPA) carrier dissolved in coconut oil has bee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u(II), pH (in feed), H2SO4 (stripping) and D2EHPA (in membrane) concentra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ty of the D2EHPA-coconutoil has also been evaluated. High Cu(II)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flux from 4.1 × 10-9 to 8.9 × 10-9 mol/(m2·s) within the Cu(II) concentration range 7.8×10-4-78.6×10-4 mol/L at pH of 4.0 in the feed and 12.4 × 10-4 mol/L D2EHPA in the membrane phase. Increase in H2SO4 concentration in strip solut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opper ions flux up to 0.25 mol/L H2SO4, providing a maximum flux of 7.4 × 10-9 mol/(m2·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Cu(II) transport are, pH of feed 4.0, 0.25 mol/L H2SO4 in strip phase and 12.4 × 10-4 mol/L D2EHPA (membrane) in 0.5 (m pore siz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embrane.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Cu(II) flux across the membrane tends to increas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ions.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developed to copper plating bath rinse solutions has been found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recovery of Cu(II). rane. It  相似文献   
959.
介绍了采油队安全生产巡视管理系统的组成、系统配置与工作过程,叙述了试验与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宜宾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对树叶开发利用主要是茶叶、挥发油、蚕桑、中药材等。本文论述了宜宾植物资源开发的种类、经济效益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