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3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为了解决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HUD)飞行中的注意资源分配问题,基于飞行模拟器,设计双作业飞行任务开展相关研究。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选取行为绩效和P300成分为评价指标,采用oddball模式,在双作业飞行任务条件下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主任务难度的增加,主、辅任务的作业绩效均显著下降,被试者对HUD上异常信息的正确操作率降低,且反应时间延长;随主任务难度的增加,由辅任务所诱发的P300的波幅显著降低。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HUD状态下飞行员视觉注意资源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42.
For conservation science to effectively inform management, research must focus on creating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required to solve conservation problems. We identified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if answered, woul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policy in Oceania's small‐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We asked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 from academia,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cross the region to propose such questions and then identify which were of high priority in an online survey. We compared the high‐priority questions with research questions identified globally and for other regions. Of 270 questions proposed by respondents, 38 were considered high priority, including: What 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areas for conservation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resource demand and climate change? How should marine protected areas be networked to account for connec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 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fisheries management policies that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coral reef fisheries? High‐priority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particular challenges of undertaking conservation on small‐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and the need for a research agenda that is responsive to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Oceania.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Oceania relative to elsewhere were broadly similar but differed in specific issues relevant to particular conservation contexts. These differenc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nvolving local practitioner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priorities. Priorities were reasonably well aligned among sectoral groups. Only a few questions were widely considered answered, which may indicate a smaller‐than‐expected knowledge‐action gap. We believe these questions can be used to strengthen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between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s working to further conserv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43.
通过长斜井进入正洞施工的特长隧道,往往面临独头通风距离过长、工作面风量不足等问题,造成污染物难以在规定时间排出洞外。以衢宁铁路鹫峰山隧道风仓接力施工通风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风仓长度、隔板长度及风机布置方式对轴流风机通风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原压入式通风和风仓接力通风洞内CO运移特性。结果表明,风仓长度从10 m增至25 m时,轴流风机通风效率大幅提高,风仓长度大于25 m时,对轴流风机通风效率的影响不大。设置中隔板会影响空气在风仓内的分流并产生较多旋流,从而降低风机通风效率;轴流风机远离斜井端对称布置,风仓内部风流的引流速度和引流范围最大,风流运动路径最优,通风效率最高。由于压入式通风受限于斜井断面尺寸及现场布置方式,当通风距离超过3 000 m后,无法满足洞内作业环境规定的条件。在正洞与斜井交叉部位设置密封的风仓,形成接力通风,能大幅度延长通风距离,提高通风效率,改善洞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4.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根据多年调查监测数据研究成果,以及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论述了黄河断流的历史与现状,定性定量地评价了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和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反应器应用于高温和超高温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现状 ,探讨了在高温和超高温下UASB反应器接种、启动及其处理效果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青海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中基性岩以贫硅、钾,高钛、钙,中性岩类以低硅、中钾、钛、钙,酸性岩类以高硅、钾,中钛,低钙为特征.根据Fe*/MgO-TiO2图解上显示出本区火山岩绝大多数火山岩落在岛弧区.微量元素中Th/Nb=0.9>0.11,Nb/Zr>0.04显示出其构造背景为陆-陆碰撞形成的岛弧区.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时代Rb-Sr同位素等时线给出的年龄为231±28 Ma 和225±8 Ma,属晚三叠世.另外Sr同位素的初始比值ISr=0.70522±0.00023,小于0.719,表明岩浆(原始)来源于上地幔,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地壳的混染.  相似文献   
47.
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经历了新中国建立之初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文明、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特质、挑战、应对和成效。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整体上表现为农耕文明特征,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短缺、城市化水平低下。为了跳出"马尔萨斯陷阱",新中国的缔造者带领人民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拓荒垦殖,问题得到缓解但没有得到解决,贫困落后依然,没能彻底摆脱"马尔萨斯魔咒"。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化加速发展,使农民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同时也使土地得以从农民手中部分释放出来,不仅大幅提升了土地资源价值,也使土地得以休养生息自我生态修复。虽然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幅提升了生产力、积累了巨量的物质财富,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逼近工业文明的生态红线、环境底线和资源上线,可持续发展挑战不断凸显。2010年后,中国全面启动生态保护、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的转型发展进程,高质量、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  相似文献   
48.
UASB+AF处理维生素C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有效容积为6m3的UASB+AF反应器处理维生素C高浓度有机废水,结果表明: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10—12kgCOD/(m3·d)COD去除率大于80%,容积产气率大于3.0Nm3/(m3·d),并具有启动速度快和较强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断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河道断流演变特征对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及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依据1951—2014年水文气候实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蒸散发-断流天数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统计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断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对各时期荆南三口平均断流天数而言,1951—2014年呈逐期増加趋势,且趋势性变化显著,而在2003—2014年间,断流天数虽也增加,但趋势性变化不显著,即增加趋势逐渐减缓;2)影响荆南三口断流天数增减変化的是径流变化过程,而导致径流变化的又是以降水和蒸散发为代表的气候因素和以水利工程、各行业(农业)用水为标志的人类活动;3)影响荆南三口断流天数持续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活动,以各自时段前一时段为基准期,1959—1966、1967—1972、1973—1980、1981—2002、2003—2014年的5个变异期中,气候波动对荆南三口断流天数增加的贡献率依次为24.93%、19.05%、6.36%、10.38%、7.56%;人类活动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75.07%、80.95%、93.64%、89.62%、92.44%。  相似文献   
50.
Inrecentyears,attentionhasbeenpaidtoglobalclimaticchange,andcertainresearchresultshavebeenmadeinvariousrelatedfields.Thechangein globalclimateismainlyrepresentedbythewarmingupofglobalairtemperature ,frequentoccurrenceofENSOandabnormalityinatmosphericc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