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48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知识的洞庭湖湿地遥感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分析洞庭湖不同湿地类型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曲线规律,利用两个季节的洞庭湖ETM数据,并辅助以物候特征和地面GIS信息,通过遥感软件Erdas Image的专家分类知识库建立决策树分类方法,结合研究区的DEM进行洞庭湖湿地的影像分类,通过专家分类器分层次实现了包括水体、泥沙滩地、防护林滩地、湖草、芦苇滩地和苔草滩地以及其他水体7种湿地类型的分类。相比传统分类方法,专家分类过程以规则为基础,可以同时利用多个条件进行分类,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分类精度,最终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相似文献   
15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noise, vibration, fumes, dust, vehicle traffic) associated with marble quarrying and processing in the Orosei industrial area and their effects. Solutions are also proposed to prevent, mitigate and, where possible, eliminat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Using three-dimensional topographic models, the authors simulated quarry and industrial processing development, with projections over the next 10, 30 and 50 years. The aim of these simulations was to establish land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the optimal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rosei Marble industrial area. Lastly, careful quarry development planning is important both for enhancing LCA and for improving production processes through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that yield green label products meet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53.
154.
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分级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密度和人员密度,并给出不同情况下相应的计算方法。然后以"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计算的原则,以《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分级标准为标准,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这样进行危险源分级时,可将周边环境中可能波及到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考虑进去,使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分级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更加吻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5.
我国的GHS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HS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的简称,其主要内容是按化学品的物理、健康和环境危害对物质和混合物进行分类,并统一危险公示要素.介绍了GHS及我国启程GHS的意义,阐述了各相关方为应对、健全和完善GHS所作出的努力,分析了我国GHS道路上存在的障碍,并展望了未来GHS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56.
我国化学品分类和标签与GHS的差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现阶段实施GHS存在的问题,促使我国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满足GHS要求。研究了我国化学品分类标准、标签标准与GHS存在的差距。发现了《危险化学品名录》没有分类标准,并且未涵盖GHS爆炸物中的不稳定爆炸物和1.2项、1.5项、1.6项爆炸物,易燃气溶胶,以及除急性毒性以外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的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有毒物质存在不同监管部门分类标准不统一,现行多套危险化学品标签标准问题。提出了在《危险化学品名录》中明确规定危险性分类标准;统一剧毒化学品、有毒品分类标准;在相关的危险化学品法规中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标签应符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7.
航空维修差错模式及差错成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HFACS-ME框架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航空维修差错模式和差错成因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从"模式—成因"和"成因—模式"2个方向,以"技能差错"和"身体状态差"为例,对差错模式和差错成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技能差错"的主要差错成因依次为空间狭窄、培训不足、工具损坏、身体状态差、精神状态差、空间阻碍,以及"身体状态差"主要影响的差错模式为记忆差错、决策差错、技能差错。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航空维修差错模式和差错成因之间关系的分析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8.
欧日中实施GHS政策的对比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欧盟、日本和我国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基本情况,并从实施GHS的框架体系、实施GHS的时间节点、GHS的危险类别和GHS危险类别的判定,4个方面对欧盟、日本和我国实施GHS的现状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当前实施GHS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实施GHS的综合法律、实施GHS缓冲期的设置存在问题、缺乏开展GHS分类的配套指南、没有合理的运用"积木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3个方面的建议:适时推动我国GHS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在各部门的协作下编制我国的GHS分类指南、合理的运用"积木原则"。通过分析表明:欧盟实施的GHS政策最为完善且力度最强,日本次之;由于充分利用"积木原则",欧盟的GHS类别与日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欧日中在数据运用和GHS危险判定原则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9.
唐熠  周文志  奚广平 《灾害学》2011,26(2):24-30
利用广西1952-2008年57年每年11月至下一年3月89个市县级台站地面报表资料和NCEP资料,对广西近20年来冻雨的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系统、温度、水汽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冻雨发生的周期是6~7年,基本发生在广西23°N以北区域。冻雨分布图上24~25°N有3个高值中心,这3个中心和地形图上3个高值中心基本重合。月平均温度10°N以内区域为冻雨易发区。广西冻雨天气主要有两种类型:阻塞型和两槽一脊型。阻塞型比两槽一脊型一般来说,冻雨维持时间更长。风场结构,上南风、下北风的层结结构加上中低层水汽发展旺盛,是广西冻雨形成的一个条件。在垂直方向,逆温层的存在是冻雨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0.
我国南方水稻产地镉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窦韦强  安毅  秦莉  林大松  董明明 《环境科学》2020,41(12):5562-5570
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类别划分技术及方法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提出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基于不同保护率建立"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的土壤镉划分阈值,并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验证.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水稻产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SOM)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对水稻富集镉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并由其构建的三因子生物有效性模型可解释水稻富集系数62.0%的变异;水稻对镉的SSD曲线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镉的敏感性差异明显,主要与其基因型相关;依据SSD曲线基于保护率为80%和5%推导出我国南方水稻产地"优先保护类和严格管控类"的土壤镉划分阈值分别为0.26 mg·kg-1和1.67 mg·kg-1,且当土壤镉≤0.26 mg·kg-1时划分为优先保护类耕地,土壤镉≥1.67 mg·kg-1时划分为严格管控类耕地,土壤镉介于0.26~1.67 mg·kg-1时划分为安全利用类耕地,并通过134组独立数据验证其具有一定合理性和科学性.本研究表明应用SSD法对我国南方水稻产地镉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时体现出较好的普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可为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及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