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1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28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0篇 |
废物处理 | 61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502篇 |
基础理论 | 104篇 |
污染及防治 | 112篇 |
评价与监测 | 45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分析了催化裂解(ARGG)、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含硫污染物的分布和硫转移关系,指出催化加工装置的二氧化硫污染源,并对其进行了达标分析。 相似文献
762.
用差热-热重分析仪考察元素硫与Fe(OH)3发生硫化腐蚀反应的初始温度,分析硫化温度、硫化时间、氧化温度和水对高温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硫与Fe(OH)3发生硫化反应的初始温度为287.67℃;硫化温度越高,硫化时间越长,元素硫高温硫化腐蚀产物中FeS2的含量越高,氧化自燃性越大;氧化温度对高温硫腐蚀产物的氧化自燃性有很大影响,室温时几乎不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温度超过95℃后,腐蚀产物的氧化反应速率大幅度提高,对炼油装置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水对高温硫腐蚀产物的氧化自燃性起着重要作用,无水时,高温硫化产物基本不发生氧化反应,少量水存在即可极大影响高温硫腐蚀产物的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763.
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溶液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通过二级吸收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能够低于0.05%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64.
765.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赋存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未污染及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上施用不同硫肥处理,通过池栽试验研究硫在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迁移规律及其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Eh、pH和pe+pH范围分别在93~283 mV和83~254 mV之间、7.5~8.4和7.7~8.4之间、9.1~13.2和9.1~12.5之间.根际土Eh总体上高于非根际土,根际土pH总体上低于非根际土.在根际土壤中,水溶性硫(占总无机硫的41%~81%,下同)吸附性硫(9%~34%)盐酸可溶性硫(8%~24%)盐酸挥发性硫(2%~8%).在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水溶性硫和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施用石膏处理的显著性高于单质硫处理的;对未污染水稻土,其质量分数显著性高于污染水稻土的.在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硫(40%~69%)盐酸可溶性硫(18%~41%)盐酸挥发性硫(6%~16%)吸附性硫(0.7%~7.5%).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的无机硫质量分数分别为223~738mg·kg~(-1)和68~128 mg·kg~(-1),土壤有机硫质量分数分别为574~1 647 mg·kg~(-1)和108~391 mg·kg~(-1),总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5~2 287 mg·kg~(-1)和200~477 mg·kg~(-1).水稻根际土中,无机硫和有机硫分别占总硫20%~40%和60%~80%;非根际土为18%~46%和54%~82%.水稻根际土在总硫、有机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和盐酸可溶性硫的质量分数分别是非根际土壤的3~11倍、3~5倍、5~7倍,12~20倍、2~3倍,而盐酸挥发性硫的质量分数低于非根际土. 相似文献
766.
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在示踪枣庄市南部地下水硫酸盐污染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4,他引:6
岩溶地下水是枣庄市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硫酸盐污染日益突出.于2014年8月共采集枣庄市南部不同深度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36组,在分析其水化学及δD、δ~(18)O-H_2O、δ~(34)SSO_4~(2-)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及人为输入的影响,识别了地下水硫酸盐污染的范围和途径.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硫酸盐矿物的溶解、黄铁矿氧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与不同深度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中δ~(34)SSO_4~(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2‰~9.3‰,与SO_4~(2-)含量的关系分析显示,硫酸盐具有多种来源,主要包括石膏溶解、黄铁矿氧化、化肥淋滤与工业废水下渗污染.除原生地质成因影响外,工矿企业的废水下渗是造成当地地下水硫酸盐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7.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on the air qual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s is important for control policy design to improve the future air quality in China.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major national control policies implemented recently in China through a modeling analysis. The sulfur dioxide (SO2) control policy during the ll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had succeeded in reducing the national SO2 emission in 2010 by 14% from its 2005 level, which correspondingly reduced ambient SO2 and sulfate (SO42-) concentrations by 13%-15% and 8%-10% respectively over east China. The nitrogen oxides (NOx) control policy 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2011-2015) targets the reduction of the national NOx emission in 2015 by 10% on the basis of 2010.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such a reduction in NOx emission will reduce the ambient nitrogen dioxide (NO2), nitrate (NO3-), 1-hr maxima ozone (03)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nitrogen deposition by 8%, 3%-14%, 2% and 2%--4%, respectively over east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mission standards for power plants will further reduce the NO2, NO3-, 1-hr maxima 03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nitrogen deposition by 2%-4%, 1%-%, 0-2% and 1%-2%,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ter-provincial impacts of emission reduc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hich indicated the need to implement joint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768.
为定量分析电力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不同控制情景下的环境质量效益,应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分别对2008年基准排放情景、2015年和2020年目标控制情景的硫、氮沉降及PM2.5污染状况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2015年和2020年我国陆地硫沉降总量将由2008年的678.87×104 t分别降至602.02×104和578.26×104 t,降幅分别为11.32%和14.82%,平均每减排1 t SO2可减少0.2~0.3 t硫沉降;2015年和2020年的陆地氮沉降总量将由2008年的1 064.67×104 t分别降至1 042.02×104和1 037.06×104 t,仅分别降低了2.13%和2.59%,但重度氮沉降区域明显缩小,2015年和2020年氮沉降强度大于5 g/m2的区域将比2008年分别降低17.12%和22.01%;2015年和2020年ρ(PM2.5)年均值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5 μg/m3)的国土面积分别仍将高达289.14×104和286.68×104 km2,与2008年(298.99×104 km2)相比,降幅分别为3.29%和4.12%,但重污染区域显著减少,并且ρ(PM2.5)年均值超过70 μg/m3的区域将比2008年减少9.31%和12.41%. 相似文献
769.
研究了炼油企业含硫烃类废气的吸收试验效果,并采用pro/Ⅱ软件对其结果及吸收最优条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在炼油企业,采用柴油吸收含硫烃类废气,在温度21℃,液气比50L/m^3,采用金属鲍尔环填料条件下,可使含硫烃类废气中烃类去除率大于95.2%,有机硫DMDS的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70.
研究了单质硫颗粒自养反硝化柱中表面和间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基因和代谢途径等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硫颗粒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低于间隙生物膜.氮代谢功能基因丰度差异较为显著,间隙生物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胞外转运蛋白基因丰度远高于表面生物膜,分别为0.0792%、0.109%与0.0157%、0.0314%.对于还原性反硝化代谢,表面生物膜的总基因丰度却明显低于间隙生物膜,分别为0.367%、0.406%.此外,参与反硝化过程的基因丰度明显不同,特别是将NO3-还原成NO2-以及将N2O还原成N2过程中的基因.对于硫代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APS (硫酸腺苷)氧化是将SO32-氧化为SO42-的主要途径,其基因丰度远远高于直接氧化途径,分别为0.137%与0.0005%(表面)、0.138%与0.0007%(间隙).结果表明,在单质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间隙生物膜与表面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存在合作关系,协同促进硫自养反硝化脱氮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