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3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831篇
安全科学   466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323篇
综合类   5271篇
基础理论   771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58篇
评价与监测   564篇
社会与环境   1391篇
灾害及防治   33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遥感影像数据基础上,采用ERDAS和ArcGIS分析得出"十二五"期间清河、凡河和蒲河3个流域的土地利用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清河流域和凡河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自然类型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比例超过50%,蒲河流域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等人工类型为主,面积之和占比超过80%;"十二五"期间各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自然类型向人工类型转化的现象,清河流域变化最大,蒲河最小.  相似文献   
942.
生物炭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昱  钱云  梁媛  施维林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4):2528-2534
通过修复培养实验和BCR连续提取实验研究牛粪生物炭(DM)和水稻秸秆生物炭(RS)对2种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影响因素及修复后的Cd的形态分布,探讨可能存在的修复机理。经56 d修复后,与CK相比,5%添加量的牛粪生物炭(DM5%)和水稻秸秆生物炭(RS5%)使TCLP提取态Cd在S1土壤中分别降低了15%和18%,在S2土壤中分别降低了5%和6%。但生物炭添加量为1%时对S2土壤中Cd无显著修复效果。DM5%和RS5%处理使Cd的酸可溶态在S1土壤中降低8.66%和9.25%,在S2土壤中降低7.86%和13.4%,相应的残渣态在S1土壤中升高8.30%和10.54%,在S2土壤中升高8.67%和14.92%。同时,DM5%和RS5%处理使土壤pH提高了7.69%~13.13%,TCLP提取态P增高了0.046~0.39 mg·g-1。结果表明,添加量为5%的牛粪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可有效修复Cd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943.
三峡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点在珍稀濒危植物,但对建群种和有实用价值的种也进行收集保存。7年来试验站保存三峡库区植物200余种,迁移成活率93%,有8种未成功。(1)到2002年已有30余种植物正常开花结实(其中木本植物24种),可以选择繁殖试验,以达到保存的目的;(2)选择了8种植物,进行生长观测,在人为控制下,生长速度满意;(3)进行了部份种类的扦插繁殖和孢子繁殖,获得了相关结果;(4)少数种类收集遇到极大困难,需要继续努力。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如漏项问题、库区物种问题、外来种问题、隔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讨,从而使库区物种得以保存,环境得以优化,生物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44.
安全性评价作为安全管理科学的一种方法,已在机电行业广泛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通过实践,发现它仍有不足之处。就进一步完善“安全性评价标准”(下称“标准”)谈述见解,并力求以生产工具本质安全化的观点,编制了“产品设计安全性评价检查表”,试用此法,杜绝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945.
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地表气温直减率是研究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论文基于青藏高原西北部1951—2013年的9个标准气象站以及2012—2016年的高山自设观测站的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Tave、Tmin、Tmax)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LRTave、LRTmin、LRTmax)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随高程增大有显著下降趋势。研究区两个区域的LRTave、LRTmin、LRTmax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基于气象站的LRTave、LRTmin高于高山观测站的LRTave、LRTmin、LRTmax,其中LRTmin差异最为显著,而LRTmax空间差异较小。2)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气象站的LRTave、LRTmin、LRTmax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高、夏季较高、冬季低,而高山观测站的LRTave、LRTmin、LRTmax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高、冬季低。其中气象站LRTmax在四季中的差异最显著,而高山观测站的LRTmin的季节差异最大。高山观测站的气温直减率在4—9月间具有较为稳定的值。3)青藏高原西北部LRTave、LRTmin在气温突变年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LRTmax无显著的变化。其中,在气温突变年之后,LRTave、LRTmin有显著的上升趋势,表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的LRTave、LRTmin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显著,而LRTmax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不显著。研究将有效改善青藏高原西北部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不足,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响应等定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6.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对输水的生态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离河距离成过熟胡杨和输水后更新胡杨胸径、地径、树高、冠幅、枯枝比以及优势胡杨百分比的调查表明:随离河距离增加(地下水埋深增加),胡杨(大树)枯枝比增加,优势胡杨百分比降低;胸径、树高、冠幅随离河距离增加,增减规律不明显。输水后萌蘖更新胡杨的树高、冠幅和地径均随离河距离增加而降低。以上调查指标确定胡杨输水后恢复等级,离河50~300 m胡杨整体恢复"优",离河300~500 m胡杨恢复"良",离河500~1 050m胡杨恢复"中",离河1 050~1 500 m胡杨对输水响应微弱,整体恢复"差"。胡杨具明显的随离河距离增加恢复等级降低的梯度响应特征,生态输水促进了河畔带胡杨的恢复,水是制约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生长与恢复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47.
江西九岭地体南缘武功山地体北侧以及其间的萍乐盆地内,有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分布。逆冲推覆构造的类型有两种──逆冲推覆型和重力滑覆型。逆冲推覆构造具有横向上对冲挤压,纵向上多层滑动的特征,据此笔者建立了一个可能的多层滑动──对冲挤压模式,并根据地质和同位素年龄资料讨论了逆冲推覆构造的演化历史,指出区内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间为中生代晚期(119.6Ma)。  相似文献   
948.
结合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提出了洪水成因链的概念 ,分析了各个物理因子对江淮洪水的影响。指出影响江淮洪水的物理因子都是层层相接、环环相扣的 ,它们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洪水成因链。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导致成因链上各个因子的致洪理论都不能完全地自圆其说 ,因而也无法完全确定地用于洪水预测。只有深入探讨洪水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对它们进行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 ,才能提高江淮洪水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49.
长江近口段沿岸刀鲚生物量的时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江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变动状况,探讨沿岸水域对刀鲚资源的保育作用,于2002~2013年间用定制张网对长江靖江段沿岸鱼类作了每月2~3个样本的采集。分析结果显示,12a采集的369份样品中,刀鲚的出现频率达94.6%,分别占总渔获数量和重量的5.18%和5.46%。刀鲚平均CPUEN和CPUEW有16.7±19.9尾和106.6±109.5g,是沿岸鱼类群聚的优势种或次优势种。但其年资源量并不稳定,最高的2010年是最低2002年的5.4陪。平均体长123.6±37.0mm,平均体重仅7.5±8.2g。0+龄组占78.9%,1+龄组占20.7%,2+龄仅出现在4、5月份,且仅占当月个体数的3.0%,幼体是沿岸刀鲚群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从0+龄个体的月度体长分布看,当年孵化的幼鱼大多栖息在河岸水域,沿岸生境在维持刀鲚幼鱼资源上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显示,4月1日至6月30日的长江禁渔期虽可保护约42.6%的幼鱼个体,但从保护效果看,还因适当延长沿岸水域的禁渔时间。维护沿岸水域的生境完整性,也是保护长江刀鲚幼鱼资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50.
Both the Aalborg Commitments and the guidance on integrated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 plans proposed by the EU Thematic Strategy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foresee a baseline review as the first step in developing integrated urban management plans and systems. A baseline review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undertaken in Riga reveals significant discrepencies between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of the Aalborg Commitments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competencies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 as defined by statutes; policy goals and measures defined in municipal planning documents; policy goals and measures defined in the Riga Development Plan. To better orient the mandate of the municipality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nicipal statutes should be supplemented to more fully reflect the issues defined by the Aalborg Commitments and should include sustainability as a goal.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ecific policy goals, measures and targets should be formulated for all the Aalborg Commitments issues when revising existing municipal planning documents or developing a municip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lan. An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Common Indicators and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n Riga 2001 indicators indicates that they can only partially fulfill a monitoring fun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alborg Commitments. This highlights a need to better coordin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at the European level. The methodology used for the baseline review in Riga is useful for assessing the status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when preparing integrated urban management plans or systems, but requires testing elsewhere. 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