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以福建省主栽烟草品种翠碧1号、K326和云烟87为材料,在外源砷添加量为0、10、20、40、70和100 mg·kg~(-1)的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探讨砷对烟草的毒害效应以及砷在土壤-烟草体系中的迁移累积特征,并对植烟土壤中砷的安全临界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砷毒害下,烟草生长受到抑制,且烟草根系生长受抑制程度最强。随着砷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砷含量和烟草各部位砷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砷在根系中的含量最高,在茎中的含量最低。砷处理下各部位间的转移系数表现为TF_((茎-叶)) TF_((土-根)) TF_((根-茎)),且外源砷的增加促进砷从茎到叶片中转移。38.28%~74.37%的砷富集在烟草根部,上部叶中砷的富集量最少(4.61%~11.7%),且所研究的3个烟草品种中翠碧1号对砷的富集能力最强。根据通过吸烟进入人体砷的限量以及土壤有效砷含量与烟草中部叶砷含量的回归模型,推算出翠碧1号、K326和云烟87的植烟土壤有效砷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14.17、14.31和11.86 mg·kg~(-1)(磷酸二氢钠浸提)。并将福建省植烟土壤有效砷的安全临界值拟定为11.86 mg·kg~(-1)(磷酸二氢钠浸提)。本研究结果为福建省烟草安全生产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2.
在烟草加工的加香工序,挥发的酒精和搅拌混料产生的烟草粉尘形成气粉混合体系,其燃爆特性相较于单相烟草粉尘有较大变化。对20 L爆炸球进行了部分改造,可完成20℃~80℃环境温度、100%LEL以下酒精蒸气浓度、最大2 J电火花能量组合的气粉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测试。选用烘丝和加香烟草粉尘做对比,探究了环境温度和酒精蒸气浓度对酒精蒸气/烟草粉尘两相混合体系点火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温度下,加香烟草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比烘丝烟草粉尘低;加香粉尘、烘丝粉尘及混合体系的最小点火能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趋势一致,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入10%LEL的酒精蒸气后,相同温度下气粉混合体系的最小点火能低于单相烟草粉尘。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二者的差值逐渐减小,酒精蒸气诱导烟草粉尘最小点火能降低的能力逐步减小甚至消失;在电点火条件下,当酒精蒸气浓度低于50%LEL时,气粉混合体系较难被点燃,当酒精蒸气浓度高于75%LEL时,混合体系较易被点燃。  相似文献   
43.
施用生物炭对云南烟区红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生物炭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改良剂,为深入研究其对云南烟区红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作用,开展了为期3年的生物炭田间定位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B0)、常规施肥配施生物炭15 t·hm-2(B15)、常规施肥配施生物炭30 t·hm-2(B30).结果表明:1随着生物炭施用年限和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B15和B30处理较对照(B0)分别增加了38.7%和60.1%;2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中B30处理增幅最大.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与对照相比,B15和B30处理分别增加了24.9%和36.4%;3施炭处理(B15,B30)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 mm团聚体数量(R0.25)也较对照显著增加,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4连续施用生物炭3年后,大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明显升高,而微团聚体则相反.综上所述,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作用过程是持续的,连续施用生物炭可显著提升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和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同时,有利于稳定增加土壤碳汇.  相似文献   
44.
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中Pb、Hg及其相互作用对烟草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b、Cd处理浓度的增加,POD活性逐渐增加,SOD开始上升后转而下降,CAT活性逐渐下降.它既诱导了活性氧的生成,又影响活性氧清除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结果造成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不平衡,致使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加速了叶片衰老的进程.Pb、Hg对烟草叶片抗氧化酶代谢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合作用.  相似文献   
45.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烟草对土壤中重金属锰的吸收、耐性和积累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锰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较明显的刺激作用或毒害效应,烟草对土壤中的Mn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当土壤中Mn处理浓度为1500mg/kg时,虽然烟草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但植株仍能生长。随着生长介质中Mn浓度的升高,烟草叶、茎和根的Mn含量逐渐增加。当Mn处理浓度为2500mg/kg时,烟草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烟草地上部分锰积累量达到最大值13501.36mg/kg。当Mn浓度>1500mg/kg时,烟草吸收的锰有76.6%~88.1%被转移到地上部分。说明烟草适合较高程度Mn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46.
烟区烟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对南阳烟区6种土壤包括黄褐土和黄棕壤等共13个取样点的烟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分析表明,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之间没有对应相关关系。根际土壤真菌数与解钾菌数、硝化细菌数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荧光假单胞菌数与细菌芽孢数极显著正相关,氨化细菌数与放线菌数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和空隙度显著相关的仅有根际真菌数(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的分别有根际荧光假单胞菌、纤维素分解菌(正相关)以及根际解磷菌和非根际真菌(负相关)。土壤全C与根际细菌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非根际纤维素分解菌显著正相关。速效P与非根际放线菌数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与根际细菌总数极显著负相关。非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则分别与非根际放线菌和解钾菌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分别与根际真菌、解磷菌显著正相关,非根际脲酶活性则与非根际纤维分解菌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非根际细菌总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7.
TMV或宁南霉素处理对烟草叶片及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宁南霉素钝化处理的烟草叶片进行了叶片全蛋白多肽组分、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TMV侵染或钝化实验的烟草叶片中均出现TMV衣壳蛋白;但是与对照相比,TMV侵染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减少、小亚基增加,类囊体膜蛋白中PsaA、PsaB和Mr=33×103蛋白含量减少.表明TMV侵染要同时影响叶片细胞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碳代谢和类囊体膜光系统Ⅰ和Ⅱ.宁南霉素对TMV病毒短时间内具有钝化作用,而较长时间的作用效果不同,10 min钝化样品的蛋白组分保持较为完整,而30 min钝化样品的多肽缺失较为严重.图5表1参11  相似文献   
48.
探讨了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诱导烟草幼苗抗炭疽病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关系.MeJa处理烟草幼苗不仅可以提高幼苗抗炭疽病的能力,而且明显提高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GH55和BZ品种的酶活性与抗病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过氧化物酶在茉莉酸甲酯诱导抗病中不起关键作用,而木质素含量与抗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回顾了近几十年国内外卷烟烟气亚硝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烟气中亚硝胺的形成机制和对人体损害机理,阐述了烟气中亚硝胺的各种检测方法,并进一步对烟气中亚硝胺的吸附催化降解作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50.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ozone (O(3)) were measured and O(3) phytotoxicity to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was demonstrated in several forest locations in Poland during a pilot study from July-October, 1991. At southern and central locations in Poland, the 24-hour average O(3)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with a UV absorption photometer were in the range of 32-55 ppb, and the corresponding 1-hour maxima in the range of 39-83 ppb. At these locations longer period (four to fifteen days) average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O(3) passive samplers (DGA, Inc.) and were reaching 60 ppb, while at Bialowieza in eastern Poland O(3) concentrations averaged less than 40 ppb. In Szarow, near the Niepolomice Forest in southern Poland, 1-hour O(3) maxima estimated from the data obtained using passive samplers were about 105 ppb in early September. At several locations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Poland, extensive O(3) injury was determined on O(3)-sensitive Bel W-3 tobacco plants; such injury did not occur in the Bialowieza Forest of eastern Poland. The results of this pilot study indicate that O(3) is present at phytotoxic levels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Po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