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839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1687篇
基础理论   305篇
污染及防治   232篇
评价与监测   258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8 毫秒
811.
北京市建筑施工裸地的空间分布及扬尘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北京市作为中国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大城市之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内部存在大量的建筑施工裸地,工地扬尘效应造成了严重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以北京市平原区为研究区,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反演了建筑施工裸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裸地的扬尘排放因子,在空间上定量分析建筑施工裸地的扬尘效应。结果显示,2012年全市平原区建筑施工裸地总面积为140.77 km2,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向外拓展的城乡过渡带。建筑施工裸地的扬尘效应分析中发现北京市平原区建筑施工裸地中TSP、PM10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31.53、16.66、9.16万吨,并且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城市发展新区与功能拓展区中较高,生态涵养发展区较小。以北京市的建筑施工裸地为例,示范了以遥感为技术手段结合污染排放因子的城市内部典型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污染排放定量化,为今后面源污染的快速准确监测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12.
建立了直接进样-热脱附-GC-MS快速测定细颗粒物中甾烷类和藿烷类有机示踪物的方法。经实验条件优化,1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0以上,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1.4%~102.3%,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9.1%~112.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2%。当采样体积为24 m~3时,各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8~0.084 ng/m~3,方法灵敏度高。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北京城区采暖季和非采暖季PM2.5实际样品,结果表明:各目标物均有检出,且采暖季的甾烷类和藿烷类化合物的总量均明显高于非采暖季。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和有机溶剂,操作简便快捷,在颗粒物中非极性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13.
南京市臭氧、VOCs和PANs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3—2016年基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以及省建大气多参数站所获取的南京市O_3、NO_2、CO、VOCs、PANs观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南京市O_3第90百分位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比2013年上升33.3%,超标天数中O_3引起的超标占比增至32.0%。南京市区大气中非甲烷总烃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则与之相反;在5—9月,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在日变化过程中出现峰值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醚、醛、酮类,且O_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生成存在有一定的线性关系。VOCs/NOx比值表明南京市处于VOCs控制区,因此对NO_2浓度下降不敏感,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连续3年上升,夏季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未显著下降,这些现象是城市O_3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14.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配制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6h、悬浮填料填充率为40%时,在不同C/N/P比率条件下,MBBR对COD、NH4+-N和TN去除性能好且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94.8%和62.39%以上,而TP的去除率受C/N/P值影响较大,当C/N/P的比值为100/10/1.8时,平均去除率达到58.03%。一定的溶解氧(DO)质量浓度能保证反应器中COD、NH4-N高效稳定的去除,同时是TN和TP同时去除的重要影响因素,在MBBR中最佳DO值约为3mg/L。由于附着在悬浮填料生物膜内部存在厌氧、缺氧微环境条件,在反应器中存在少量的反硝化聚磷菌。  相似文献   
815.
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出发,测度出1998-2009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发现中国经济的包容度处于基本包容状态,具体而言,工业化中期形成的高投资、高消耗的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可持续包容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投资拉动型特征更加明显,再次使得可持续包容度呈现下降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可持续包容度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可持续包容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的角度来看,更高的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则阻碍了包容性增长;市场化程度与FDI对包容度的影响不明确;经济发展水平则与包容度之间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由此,相应的政策建议是要提高可持续包容,可以加强研发投入力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市场化程度,并根据各地区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16.
Insect-growth regulators (IGRs) have been receiving foremost attention as potential means of selective insect control. Benzoyl phenyl urea (BPU) is a well-known IGR having chitin synthesis inhibitor activity. Mimics of BPU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uitable derivatization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monoterpenoid, thymol (2-isopropyl-5-methyl phenol) to form a = series of substituted benzoyl thymyl thioureas (BTTUs) [IVa-f] and benzoyl thymyl ureas (BTUs) [Va-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1H and 13C NMR, LC-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se derivatives have been screened for their effect on total haemocyte count of Dysdercus koenigii.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substituted benzoyl thiourea and urea linkage into a thymol ring via an amino group results in higher activity than the parent compound thymol and a comparable pattern of results with the standard insect-growth regulators, Penfluron. Urea [Va-f] compounds exhibited greater effect on Total Haemocyte Count (THC) than thiourea [IVa-f]. Fluoro substitution enhanced the effect on THC more than chloro substituted compounds, while ortho-substitution resulted in a better effect than para-substitution. The result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promising and provide new array of synthetic chemicals that may be utilized as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相似文献   
817.
采用生物膜流化床工艺对中部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在冬季水温低于14℃时进行中试研究。取好氧池1和2中的部分填料经小试实验对其中的硝化反应动力学分析,得出填料上相应生物膜硝化反应速率表达式。并通过物料衡算计算出两级生物膜流化床反应器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经过实际中试实验,测得实际值与计算值相关性较好,其相对误差在15%以下。应用模型在单个反应器为完全混合、整体为推流模式的多级生物膜流化床工艺,得出NH4+-N出水浓度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818.
针对造纸化学品生产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有机物、NH3-N、Cl-浓度高的特点,采用"初沉池-悬浮生物滤池(A/O)-混凝沉淀池-催化氧化池-硝化滤池"组合工艺对造纸化学品生产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832~12 846 mg/L,NH3-N为39~430 mg/L,Cl-为3 200~15 000 mg/L的情况下,处理后出水COD小于500 mg/L,NH3-N小于35 mg/L,主要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819.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煤气冷凝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强化混凝法进行静态混凝沉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0mg/L、高分子纳米除氯剂加入量为2.0mL/L时,处理后出水SS小于10mg/L,浊度小于10NTU,氯离子去除率在80%以上,而且对废水中的其他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基本接近工业冷却循环水回用指标。  相似文献   
820.
The effects of rice straw addition level on odorous compounds emissions in a pilot-scale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OFMSW) composting pla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cumulative odorous compounds emissions occurred in a descending order of 40.22, 28.71 and 27.83 mg/dry kg of OFMSW for piles with rice straw addition level at ratio of 1:10, 2:10 and 3:10 (mixing ratio of rice straw to OFMSW on a wet basis), respectively. The mixing ratio of rice straw to OFMSW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emissions, which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VFAs, alcohols, aldehydes, ketones, aromatics and ammonia emissions during composting, respectively. The cumulative emissions of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from piles with the increasing rice straw addition level were 1.17, 1.08 and 0.88 mg/dry kg of OFMSW, respectively. The optimal mixing ratio of rice straw to OFMSW was 1:5. Using this addition level, the cumulative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emissions based on the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were the lowest during composting of OFMS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