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9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913篇
安全科学   647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1620篇
综合类   4322篇
基础理论   871篇
环境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489篇
社会与环境   931篇
灾害及防治   23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农业土壤环境中硒(Se)的缺乏或过量都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在203个土壤采样点的基础上,利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如皋市农田土壤环境中Se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土壤中Se的空间分布与长寿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皋市土壤环境中总Se及水溶态S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 mg/kg和2.16 μg/kg,研究区处在相对低Se的土壤环境中。总Se的空间变异性不大,其空间分布比较均一;但水溶态Se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主要受成土条件及土壤母质、土壤类型及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水溶态Se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比较敏感,特别是速效磷、有机质及全钾含量与水溶态硒的相关性较显著,因此在有机质及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土壤颗粒组成较细的东部及北部地区水溶态硒的含量也较高。土壤水溶态Se的空间分异与长寿人口比率的空间分异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WTBX〗P〖WTBZ〗<001),相关系数达〖WTBX〗r〖WTBZ〗=0325,表明人类的健康长寿现象与环境中水溶态硒的含量有很大关系,但人类长寿的本质和真正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832.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和定点观测数据 ,结合历年环境监测资料 ,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近十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 :河网干流水质基本良好 ,中小河流污染突出 ;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 ,普遍出现水体黑臭现象 ;湖泊氮磷含量逐年增高 ,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市郊小城镇河网水质急剧恶化 ,已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中心。造成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物源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田化肥、底泥等。针对上述污染规律和成因机制 ,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833.
水动力学法预测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洲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水动力学方法,根据三峡建库前后不同的时空边界条件,模拟长江水情要素,并建立长江水位与洞庭湖水位的回归方程,从而预测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洲滩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4.
长江流域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从几个触目惊心的实例出发,分析出长江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泥沙淤积、对洪涝的环境容量不高和未能充分发挥水环境的多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农业、城市和流动源排污,土壤侵蚀和人类活动不遵守持续发展原则,管理不善。作者在本文末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35.
黄药是浮选金属硫化矿物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捕收剂,但其在选矿废水中的残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药废水净化排放及回水利用不仅对环境有利,且符合选厂经济利益。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常用的黄药废水净化处理方法,并对未来黄药废水处理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其对黄药选矿废水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6.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不同于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其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结合市民平时主要在居住地附近散步、节假日喜欢到郊区游憩的休闲活动特点,把生态休闲绿地分为日常短时休闲绿地和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在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日常短时休闲绿地,配套开发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完善城市公共绿地的休闲设施,增强城市公共绿地的大众性,提高专有绿地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837.
城市河流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总体现状发现,我国城市河流治污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区域利益分化、职能部门能力缺失等困境,以此为前提,分别从树立正确的城市河流治污观念、设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预防为主和防控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几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38.
秦皇岛作为著名的沿海旅游城市,外语语言环境作为旅游软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鉴于此,对秦皇岛市外语语言软环境进行调查摸底。调查结果表明,旅游景区标示语及城市公示语的翻译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旅游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市民的外语能力普遍偏低。以调查结果为依托,从政府导向、行业把关、全民参与三方面提出了优化秦皇岛市旅游业外语语言软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9.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sire to steer urban transforma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posals for alternative futures assists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focusing on impact by organising the various drivers, particularly spatial ones that cause an interactive urban system to transi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ology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Chair for Urban Development, Munic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M) as it was working within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on a project commissioned by the municipality of Nuremberg.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was to develop ideas for regenerating the formerly industrial area of Nuremberg West (NW) under the guiding theme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his methodolog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posals of positive and possible transformations of NW in the year 2050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conomy, housing and space at various scales and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trends. These alternative futures became framing and guiding narratives to internalise and anchor the debate in-between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this project.  相似文献   
840.
Recent “green” planning initiatives envision food production, including urban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as desirable elements of sustainable cities. We use an integrated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nd human–plant geographies framework to explore how foraging for “wild” foods in cities, a subversive practice that challenges prevailing views about the roles of humans in urban green spaces, has potential to also support sustainability goals. Drawing on research from Baltimore, New York City, Philadelphia, and Seattle, we show that foraging is a vibrant and ongoing practice among diverse urban residents in the USA. At the same time, as reflected in regulations, planning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of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it is conceptualised as out of place in urban landscapes and an activity to be discouraged. We discuss how paying attention to urban foraging spaces and practices can strengthen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summarise opportunities for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including foragers and their conce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