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4篇 |
免费 | 317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0篇 |
废物处理 | 73篇 |
环保管理 | 136篇 |
综合类 | 621篇 |
基础理论 | 88篇 |
污染及防治 | 139篇 |
评价与监测 | 28篇 |
社会与环境 | 25篇 |
灾害及防治 | 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uang-Lung Fan 《Chemistry and Ecology》1992,6(1):213-224
The increasing use of sea water for industrial cooling presents a real threa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ocean. in Taiwan where many electric power plants along the coast take sea water for cooling, people are concerned seriously about nuclear power plants. There are three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Taiwan. Each plant has two units for generating power. the first two are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rn coast of Taiwan. the third is located in Kenting National Park along the coast of southernmost Taiwan. the plants take sea water for cooling, and discharge their heated effluents to the ocean surface from the coast. the thermal effluents have variable effe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ear the plants. Fishermen living near the power plants complain that the heated water affects the inshore fishery catch. in addition, the thermal water from the second plant is easily accumulated near the coastal zone to influence the nearby swimming area in the summer-time. the thermal water from the third plant bleaches or kills some corals in shallow water near the outlet, and this conflicts with the interests of Kenting National Park. 相似文献
2.
3.
4.
大气中挥发性苯系物的Carbotrap吸附气相色谱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以Carbotrap作吸附剂,在常温采集大气中挥发性苯系物,直接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分析。对新型吸附剂Carbotrap的采样-脱附-分析精度,回收率,突破体积等作了试验。本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不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色谱峰好,吸附剂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可对大气中10-9级苯系物进行测定,RSD≤3.5%。 相似文献
5.
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的基础上,对以六六六为原料生产多氯苯的两种工艺的产品及废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伴随多氯苯的生成,尚有多种氯化物产生。在水解生产工艺中,产品和废渣中有微量PCDDs和PCDFs,但产品中还有少量PCBs。在热解工艺中,废渣内发现大量的PCBs,PCDDs和PCDFs,最毒的异构体,2,3,7,8-TCDD含量高达24ppm。 相似文献
6.
煤质粉末活性炭自燃和热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质粉末活性炭最显著的热危险特性——自燃危险性进行试验。采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系统对煤质粉末活性炭进行自燃试验,测定煤质粉末活性炭的最低着火温度;采用SDT Q600热重分析仪测定煤质粉末活性炭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时的热解和燃烧特性,通过TG/DTG曲线计算其着火温度,并进行热稳定性评价。粉尘层自燃试验结果表明,煤质粉末活性炭最低着火温度为400℃,具有自燃危险性,易形成阴燃;氮气气氛中热解试验表明,热解过程经历了室温~120.0℃和280.0~700.0℃两次轻缓失重阶段,646.44℃时挥发分热失重速率最大,对应热失重速率峰值为0.082 6%/℃,自燃危险性较低;空气气氛中燃烧试验表明,燃烧过程经历了室温~95.5℃和300.0~600.0℃两次剧烈失重阶段,分别为吸附水分受热蒸发和氧化生成的有机官能团分解脱附导致,565.35℃时挥发分热失重速率最大,对应热失重速率峰值为13.20%/min,粉末较强的氧气吸附效应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导致其自燃倾向较高,火灾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贮存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趋势和寿命评估。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展四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氧老化试验,按试验周期定期取样开展冲击性能测试,对试验数据采用寿命预估方法进行处理,对材料性能进行预估。结果通过数据计算分别得到我国热带海洋、干热沙漠等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贮存寿命分别为17.21~35.89年。结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贮存性能,在较为严酷的热带海洋气候和给定的失效判据条件下,寿命预计为17.21年。试验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预计材料的性能变化趋势和开展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9.
污染物浓度与土壤粒径对热脱附修复DDTs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集2种不同性质的土壤(黑土和棕壤)作为供试土壤,自配不同污染浓度(棕壤)和不同粒径(黑土)的DDT及其同系物(即DDTs,包括p,p′-DDT,o,p′-DDT,p,p′-DDD和p,p′-DDE)污染土壤,采用热脱附方法,分别对300 ℃,5个停留时间(10,20,30,40和50 min)下的DDTs总去除率及热处理前后各组分的脱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水平〔w(DDTs)分别为290.17,498.69和718.69 mg/kg〕的污染土壤中,DDTs的总去除率差异不显著.此外,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污染水平对4种DDT及其同系物在土壤中的去除率也没有显著影响.而土壤粒径(0.25~0.85 mm,0.15~<0.25 mm,<0.15 mm)对DDTs的去除率影响显著,粒径越大的土壤越有利于DDTs脱附.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粒径对土壤中p,p′-DDT和p,p′-DDE的脱附和转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污泥间壁热干燥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其工艺参数、冷凝水水质和产生的污染气体,探讨了有机物水解机理.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与停留时间呈负指数函数相关.收集到的干燥冷凝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总有机碳(TOC)、挥发性有机酸(VFA)和氨氮(NH3-N)浓度均很高,pH值保持在9~9.5.干燥冷凝水中挥发性有机酸和氨氮来源于2部分:低温110 ~130℃时,主要发生蛋白质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和氨氮;高温140~150℃时,主要发生脂肪类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干燥温度低于150 ℃时,污泥间壁热干燥过程无污染气体产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