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沿线国家粮食生产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年来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粮食的重要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球比例50%~60%左右,1977-2016年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单产是其粮食总产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16年人均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国别差异显著,人粮关系逐步改善,区域粮食保障程度整体增强。(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中国、印度、俄罗斯是其主要粮食生产国,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粮食产量普遍较高,阿拉伯半岛国家的粮食产量相对较低。(3)稻谷、小麦和玉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对粮食总产变化的贡献最大,1977-2016年玉米占比不断增加,三大作物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2.
经过六年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绿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政策对话、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等活动,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共建国家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绿色"一带一路"走实走深,要坚持将绿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到实处,主动运筹、积极作为、不忘底色,打造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为世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火电行业对外投资提供了良好机遇,推进火电行业绿色投资,是实现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规制制度的视角,针对我国"一带一路"火电投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着力生态环境保护、立足社会环境安全、重视规制制度完善等推进我国"一带一路"火电绿色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梳理和总结"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环境规划制定和实施情况,并运用矩阵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国家环境规划的异同,初步提出"一带一路"国家生态环境规划合作总体框架,探索可能的合作机制与方式,为"一带一路"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长期多形式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当前,各企业海外工程项目HSE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国际项目的HSE管理也没有标准可依,企业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才能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国际工程项目的HSE管理模式和举措。本文将结合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局”)承建的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HSE管理实践,就国际工程项目HSE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资源、人才、资金的流动,其影响效果的定量评价却有待深入研究。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2009—2018年入境旅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倡议的提出年2013年作为划分节点,采用亲景度、重心模型和Theil指数对比分析国内沿线省市在非倡议期和倡议推进期的入境旅游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1)倡议推进期内国内沿线18个省市的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强。(2)倡议有效扩大了沿线国家来华旅游市场规模,与沿线各国存在地理相近性、文化相似性或环境反差性的省份的沿线客源国访华增幅更明显。(3)倡议的提出有助于缩小省际间入境旅游差异,其空间格局在倡议推进期发生改变。(4)倡议对国内段沿线省市入境旅游发展由高效促进转变为平稳促进,政策红利的持续性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对外农业投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研究美国对外农业投资特征,既可总结先行之国的发展经验,也可响应并适应主要竞争对手的投资行为,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立足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采用Logistic模型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18年美国对外农业投资的时空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对“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启示。结果表明:(1)美国对外农业投资以食品加工等产前产后环节为主,主要分布于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地理临近的发展中国家。(2)美国对外农业投资呈现显著的市场导向特征,同时也受到地理与文化距离、国家治理等东道国因素的影响。(3)对比中美对外农业投资特征,结合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目标,建议中国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链布局,在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提高中国在全球粮安领域的定价权与渠道把控力;进一步深耕既有对外农业投资市场,在降低地缘竞争压力的同时,充分挖掘潜在市场机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技术需求,保证投资目标与东道国的投资需求相协调;尤需解决中国对外农业投资面临的文化与体制差异较大等现实问题,提高“一带一路”农业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乐  周波  郑军 《环境保护》2020,48(11):55-57
本文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重点工作方向,指出我国将面临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挑战、国际环境公约履约难度增加等方面的压力,也将在拓展合作领域更好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变革、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等方面迎来重大机遇。在压力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我国应该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履行环境国际公约责任与义务;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构建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深化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四大"人才队伍体系,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杨仲山  魏晓雪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384-4392
将“一带一路1”国内重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一带”和“一路”角度分析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遵循测算、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路径,考虑水体和大气污染两方面的三种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重点地区2005-2015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Malmquist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通过Tobit模型对10种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5年,“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未见进步.以经济带划分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差异,“一路”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总体次之,“一带”地区最低,分别稳定在0.96,0.82和0.76的水平;大部分重点地区的Malmquist指数大于1,显示生产效率进步,可能存在“回弹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能源价格可以促进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研究开发、政府干预、生产要素比没有带来正面影响,工业污染显示显著负影响.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