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21.
一、开发荒坡瘠地的重要意义开发荒坡瘠地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其意义在于:①地尽其力,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据调查,在荒坡瘠地上发展水果等多种经营项目见成效后,其收入比在同面积耕地上种粮食多1倍以上。壁山县“星火农场”开发了20余亩荒山,年创产值达1万元,大鹏乡石门村一社在石坝上发展葡萄和池塘养鱼,人均收入约200元。通过荒坡瘠地的开发,增加了产品,提高了效益,解决了人多耕地少  相似文献   
322.
中国东部海域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强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这样的2004年12月26日自然灾害,人类能不能预防?它的形成机制是什么?我国历史上发生过海啸吗?在未来我国哪些地区会发生海啸?就上述问题,作了可能性分析。印度洋海啸的发生可以说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人类虽说还不能控制地震、海啸等天灾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预报等措施来减轻它们造成的损失。我国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啸,台湾周围海域是海啸的高发区域,其次是大陆架区域,渤海是低发区域。在未来,东海、南海,特别是台湾岛附近海域具备产生海啸的条件,即海南、台湾存在成灾条件;其次是上海,广州,也存在潜在的海啸危险;沿海其它城市亦应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323.
刘连成  杨湘奎 《灾害学》2007,22(4):57-61
介绍了内蒙古东部地区荒漠化灾害的类型及现状,分析了荒漠化的成因,提出了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24.
广西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西有世界典型的石灰岩山地,又与海洋相接,还与越南接壤,生物多样性的特色非常鲜明,保护和管理难度大。我们特别选登此文,希望藉由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经验,为更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蓝本。  相似文献   
325.
舒肖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117-1119
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可持续的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理念,综合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大别山区岳西县为例,探讨了山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系统管理,提出从整体上综合分析旅游流对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关键性影响的生态要素和生态过程,采取适应性管理,确保旅游客流、当地民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326.
由于形成山地灾害的多种自然因素具有垂直地带性,尤其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水,超过一定高度后由液态成为固态,从而造成了山地灾害的垂直地带性。山地灾害从高到低可分为冰雪带、冻融带和流水(古地下水,裂隙水)带,高低两带之间主体界线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及其邻近地区为4900m和3500m。各带均有其特点,其中对西线第一期工程及其下游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大型的冰崩、雪崩、冰湖崩决、滑坡或古滑坡复活、泥石流、泥石流坝或滑坡坝溃决。但这些大型山地灾害在该地区不很严重.今后出现的可能性小,只要引起重视,妥善处理,可以避免或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327.
美国东部西弗吉尼亚州阿普舒尔县萨戈煤矿当地时间1月2日早晨发生爆炸,13名矿工受困78米深井下。在这起矿难中,救援人员是在苦等了12小时、待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散尽后,才终于进入矿井爆炸现场,开始搜寻与营救被困矿工的。结果,1人获救,12人死亡。这是一场悲剧,然而,透过悲剧本身,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美国煤矿在安全生产及安全教育方面的许多正面经验。从调查结果看,此次被困井下的13名矿工在发生爆炸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主动远离毒气含量较高的爆炸现场,并拉起布帘阻挡一氧化碳气体。尽管他们的自救行动最终没有成  相似文献   
328.
东部沿海地区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租赁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农就业后农户如何利用农地资源成为决定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键。基于生产决策理论剖析了不同情境下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租赁行为的影响,并采用东部沿海地区599个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有剩余劳动力与无剩余劳动力情景,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租赁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②非农就业改变家庭要素禀赋结构与劳动力相对报酬,进而影响农地租赁行为;③东部沿海地区农地租赁行为响应是非农就业特征与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非农就业规模、非农就业区位、非农就业逆向淘汰程度与农地租出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户倾向于租出农地。非农就业规模的农地租赁行为响应存在门槛效应,而非农就业类型的总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29.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on upland red soil,and paddy soils which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upland soil and cultivated for 8,15,35 and 85 years,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atch method.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of the soils are important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The 15-Year paddy soil had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Pb(Ⅱ),followed by the 35-Year paddy soil.Both the 35-Year paddy soil and 15-Year paddy soil adsorbed more Cu(Ⅱ) than the upland soil and other paddy soils.The 15-Year paddy soil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esorption percentage for both Cu(Ⅱ) and Pb(Ⅱ).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for the CEC of the soils tested.The high soil CEC contributes not only to the ad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but also to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f the two heavy metals by the soils.Lower desorption percentages for Cu(Ⅱ) (36.7% to 42.2%) and Pb(Ⅱ) (50.4% to 57.9%) were observed for the 85-Year paddy soil.The highest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oil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low desorption percentages for the two metals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es between the organic matter and the metals coul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相似文献   
330.
近30年秦岭山地商洛段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商洛地区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和1990、2000、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四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RDAS软件的监督分类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商洛地区各类型林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研究分析了近30年来商洛地区各种类型林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的总面积由12584.55km2增加到14479.44km2;针叶林、灌丛面积增加,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面积减少,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变化剧烈.林地破碎化程度严重,且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阔叶林被灌丛取代.区域社会经济财力、农民收入及适耕地的多少是林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