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31.
为寻找适合欠发达地区山地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途径。文章通过对南江县人居环境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人居环境的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比较后加以分析总结,从而找到了一些促进此类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332.
山地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00m×10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全面考虑了地形因子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影响,改进了开阔度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建立陕西省不同时空尺度月散射分量和晴空指数的估算模型,确定了陕西省气候平均情况下月散射系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实际起伏地形下陕西省太阳散射辐射的分布式模拟,计算了陕西省范围内100m×100m分辨率1~12月气候平均太阳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局地地形对太阳散射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模拟结果可靠,可进行大数据量处理,适用于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333.
基于BEPS生态模型对亚洲东部地区蒸散量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亚洲东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过程发生显著的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最关注的对象之一。实际蒸散(ET)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该地区ET特征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论文利用遥感、气象和土壤等资料驱动生态过程模型BEPS对亚洲东部地区1982—2006年间的ET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6个站的通量实测数据验证表明,BEPS模型能够解释ET的81.23%的年变化和86.4%的10 d变化。模拟结果表明:亚洲东部的ET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和西南沙漠地区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最小值位于中国的西北沙漠地区;ET与降水量之比从东南和东北地区向西北内陆和西南沙漠地区逐渐增加,其中在中国长江以南的亚洲东部地区,平均值为0.4,而在沙漠地区接近1.0。在1982至2006年期间,研究区年ET总量的平均值为12 045×109m3/a,其中,中国、泛东南亚和印度的ET总量占整个研究区的62.4%;研究区的单位面积ET均值为401 mm/a,在泛东南亚地区最大(1100 mm/a),在蒙古最小(134 mm/a)。在所有的地表覆盖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ET总量和平均值都为最大,城镇地区的ET总量和平均值都为最小。研究区的ET总量呈增加趋势,草地、稀树草原、裸地和城镇的ET明显上升,其它地表覆盖类型的ET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4.
东部平原城市水污染现状及河网结构对水污染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化较高的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河网水污染现状为例,结合东部平原地区河网的自然结构特征,从水动力学角度研究平原河网结构改变对地表水污染的影响,探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河网水污染水动学机理,为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手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5.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an automatic sampler was used to collect rainwater samples from 19 precipitation events at Mangdang Mountain, Nanping City, Fujiang Province, in the spring of 2009. We used ion chromatography to analyze the ionic components and concentration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o analyze element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remarkable acidic characteristics: in more than 80%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the pH was less than 5.6, with an average of 4.81. Mass concentration results showed SO4 2?? was the main anionic component (36.2% of the total anion mass), while NH4 + was the main cationic component (47.7% of the total cation mass) and main ion for acidity neutralization in the rainwater. Organic acid content accounted for 30.9% of total anion mass. The main trace metals were Ca, K, and Na. The SO4 2??/NO3?? ratio was 1.4, indicating that precipitation in this region was influenced by complex air pollution – the product of individual coal-burning combined with vehicle exhaust pollu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indicated that acidity in this region was determ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all acidic and neutralization ions rather than any single ion component.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Na+ and Cl?? contributions were mainly by seawater; Mg2+ by seawater and crustal materials; the NH4 +, K+, Ca2+, NO3?? and SO4 2?? by anthropogenic sources; the trace metals were from the Earth’s crust; and organic acids were potentially from combustion of biomass.  相似文献   
336.
印度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地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印度,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应对气候变化更为脆弱。气候变化可能改变印度自然资源的布局和质量,对印度人民的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的水源短缺、农作物减产和健康恶化等问题,使印度农村贫困问题更加严峻。印度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占总能源的5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对煤炭的需求逐渐扩大,形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即使是在2009—  相似文献   
337.
为理解植物—土壤之间的养分联系,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季节性降雨期间常绿阔叶林区最具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等6种凋落叶第一年不同雨热季节分解中氮(N)、磷(P)动态及释放与富集特征.结果显示,凋落叶的N浓度随雨季的变化动态取决于树种,但除红椿以外的其它5种凋落叶在分解初期N浓度变化不明显,在雨季时期显著升高(P<0.05);6种凋落叶P浓度动态比较一致,表现为分解初期P浓度稍微下降,在雨季时期显著升高(P<0.05).历经一年的分解,红椿N、P释放率最大(分别为81.79%、54.19%),香樟N富集率最大(131.45%),马尾松的P富集率最高(268.75%),且6种凋落叶N、P释放/富集率动态均在雨季最明显.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C/P呈现下降趋势,而N/P变化规律不一致.这些结果均表明,季节性降雨显著(P<0.05)影响凋落叶N、P动态,雨季温湿度的改变可影响N、P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338.
天山山地河流水体中微量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绿洲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天山山地河流水体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形态特征,对乌鲁木齐-阿克苏、巴里坤-伊吾、昭苏-特克斯等3个区段河流干支流重金属Zn、Cu、Pb、Cr、As、Hg、Cd的分布、来源、污染状况及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天山山地各取样河流的p H值大部分在8.0左右,为偏碱性的环境;各取样点水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电位值在150~200 m V之间,为弱氧化的环境.水质评价表明,3个采样区段河流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水质标准及WHO饮用水健康的建议标准.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可以归为3个主成分,其中PC1(Hg、Zn和Pb)主要受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PC 2(Cr和As)主要受自然地质背景的影响;PC 3(Cd和Cu)同时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3污染评价表明,天山山地河流中7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值和综合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属于安全等级,清洁水平.4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Pb、Cd和Hg在天山中部的乌鲁木齐-阿克苏区段干支流,重金属As和Cu在天山东部的巴里坤-伊吾区段和天山西部的昭苏-特克斯区段干支流中溶解态的含量均大于50%,生物毒性较大.总体上,3个采样区段河流干支流重金属的总量及溶解态含量均较低,未造成污染.但在天山山地中部的乌鲁木齐-阿克苏区段,河流干支流中重金属Pb、Cd和Hg的总量及溶解态含量较高.应加强对该区域人类活动的合理规划以及河流水质监测,防止因人为污染而导致河流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过高,危害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39.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2006年12月和2007年8月航次海南东部河流、河口、近岸及地下水中的总溶解态无机砷(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arsenic,TDIAs,As5++As3+)进行了测定.2006年12月万泉河及河口、文昌/文教河及河口、近岸TDIAs的浓度分别为4.0~9.4、1.3~13.3、13.3~17.3 nmol.L-1,2007年8月万泉河及河口、文昌/文教河及河口、近岸、地下水TDIAs的浓度分别为1.6~15.5、2.4~15.9、10.8~17.6、未检出~41.7 nmol.L-1.结果表明,万泉河及文昌/文教河河流、河口TDIAs的浓度不存在显著性季节变化,较我国及世界其它河流、河口偏低,处于自然状态.砷在万泉河口和文昌/文教河口混合过程中均表现为保守混合.以文昌/文教河为例,初步估算出2007年文昌/文教河口地下水向沿岸砷的输送通量为1 153 mol.a-1,约为文昌/文教河砷入海通量的二分之一,表明海南东部沿岸地下水也是沿岸海区砷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40.
<正>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黄河湿地")它涉及河南洛阳市的新安、孟津、吉利3个县(区),总面积2.4万公顷,东西长96公里,南北跨度32公里。仅从地理上来看,黄河之水从这些县、区地域,或侧身而过,或穿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