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0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0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239篇 |
综合类 | 623篇 |
基础理论 | 49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19篇 |
社会与环境 | 366篇 |
灾害及防治 | 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164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342.
陕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我们应给以高度的重视,在实践工作中,树立全面和系统的思想,正确地处理和协调好陕北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1.现状分析1.1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素质下降。近年来,虽然政府对计划生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这段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正值育龄期,加之管理上的某些漏洞,陕北地区实际人口数量仍以17.4%的速度增长,榆林地区高达17.84%。由于我们国家底子薄,对教育投资不足,加之农民本身观念陈… 相似文献
343.
青岛市崂山区人口增长已使人均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占有量年均增长率为负值,见表1。由表可见,从1994年至1997年,人口密度由465人/km^2增加到483人/km^2,也就是人均土地面积由0.2151ha/人下降到0.2071ha/人,下降了3.72%,年均下降了1.24%。 相似文献
344.
近几十年,随着世界经济与人口听快速增长,全球环境的恶化,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危胁日益明显。如不采取操作性很强的措施,发展中国家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345.
346.
本文拟从人口生态学角度,着重对人口与耕地资源对立统一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对山区环境的影响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同时提出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347.
从人群的营养水平和主粮、副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出发,分别估算和预测了1993年和2000年江苏省泰兴市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结果表明,该市土地资源1993年可供120万人过上宽裕型生活,到2000年可供95万人过上小康型生活,其余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要依靠市外供给。 相似文献
348.
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三江并流”风景各胜区,涉及滇西北的16个少数民族聚居县,位于著名的横断山“纵谷”区的核心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我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区位特殊,环境复杂。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较低,是贫困面广的欠发达地区。在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就业人口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有较大增加。到2010年,该区各市县就业人口比重将由1990年的1/2左右上升至2/3左右,已远远起过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而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天然林禁伐等机遇与挑战,通过对项目区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主要为:大力发展私有经济;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首选开发人力资源;采取多极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地(州)政府所在地;尤其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强调转变择业观念,引导多种选择,包括异地搬迁扶贫开发等。 相似文献
349.
借鉴耦合理论,建立了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系统,以潼南区为案例,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评价和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潼南区22个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是乡镇居民点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产业是影响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要因素,教育医疗则是影响生活功能的主要因素,建成区绿化面积是影响居民点生态功能的主要因素。潼南区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单核结构特征,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大部分乡镇规模-功能耦合处于拮抗状态,规模滞后状态,规模、功能建设发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应当积极培育县城以外的区域次级增长中心,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村镇居民点的规划中,应重视居民点经济规模的地位与作用,以求更为合理的预测居民点规模,并规划建设居民点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