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23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4篇
综合类   932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2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铁路建设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敏感区受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生态景观破碎加剧等方面,本文通过剖析基于全线生态影响的设计方案评价的内涵与特点,采用三角模糊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基于全线生态影响的方案评价模型,可从全线生态保护角度,为铁路设计方案的优化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路域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12.
银纳米粒子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所合成,其具有简单、经济且环保的优点。根据相关研究分析表明,银纳米粒子其所具备的稳定性较高,本身的平均粒径只有大约18nm,其粒径大小表明了银纳米粒子有着较高结晶度。采用银溶胶对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发现,所得到的三聚氰胺检测限度可为10 mol/L~5mol/L,表明银溶胶在SERS基底中具有灵敏度高的特性,在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13.
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生物安全情报学,基于生物安全与安全情报学,结合当前生物安全背景,分析生物安全情报学的建设背景和价值。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离不开生物安全情报的支撑,生物安全情报已成为安全情报学的一个重要的新议题。从生物安全形势、国家战略与技术支撑条件3方面出发,分析生物安全情报学的建设背景。再从现实价值与学科价值2方面出发,探讨生物安全情报学的价值,分析生物安全学的主要特有特征,以及生物安全情报工作与生物安全防范化解工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生物安全情报学是一门势在必建的安全情报学和生物安全学新分支,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急需生物安全情报学的支撑,建设生物安全情报学是生物安全学和安全情报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14.
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解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及其整治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运行模式,梳理了整治成效的评价方法与结果,并展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在过去十余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基本理论、演化机理、质量评价、调控策略等方面有明显进展。但是,当前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性和支撑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地方具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认识上或实践上的误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新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要形成“八项共识”。在研究层面,应强化乡村地理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形成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机制剖析、成效评估、模式优化等于一体的系统性研究体系,可更好地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地域功能显化和价值提升,进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15.
生态价值多元化实现是落实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的经济政策保障。针对当前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不完善与市场活跃度问题,以天目湖流域水质净化服务产品为例,提出一条生态保护市场化与生态产品增值的双向促进道路:基于长序列监测数据与水文水质过程模型,提出流域生态保护基准概念及其约束下生态产品交易边界,精准核算基准年水质净化产品的可交易量为1.37 t,基准价格为1186.71万元/t/年;面向近10年产品实际供需主体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三类五种”生态产品交易机制类型,并选择设计了低端产品退出—高端产品激励的典型交易模式。生态产品交易实施为研究区生态价值实现提供市场化路径,为国内同类地区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保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16.
区域水资源价值的准确核算是科学制定水价的基础。针对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的复杂性,本文基于熵权模拟评价模型,对西安市水资源价值核算进行研究。选取水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影响三个大类指标,构建了西安市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西安市水资源价值,估算了居民用水价格。结果表明:西安市的水资源价格由2015年的10.46元?m?3下降到2019年的10.33元?m?3,水资源价格总体变化不大。实际水费支出仅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5%,远远低于设定的可承受指数(3%),水价仍有部分提升空间。在不破坏水资源的公益性及保障性,不超过居民承受力的前提下,水价仍可做部分提升,从而促进市民节约水资源。本文基于对西安市水资源价值的分析,为西安市今后合理制定水价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7.
南方丘陵山地带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调节服务之一,在区域侵蚀控制以及生态安全的维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全国主体生态功能区划中"两屏三带"的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2000、2005和2010年3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动态核算。结果表明:10 a间,南方丘陵山地带土壤保持总量呈上升趋势,土壤保持总量上升了76.79×107 t,森林、灌丛和农田生态系统是研究区土壤保持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总贡献率3个年份分别为82.29%、82.59%和80.58%,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排序为森林> 灌丛> 农田> 草地> 湿地> 人工表面> 稀疏地,土壤保持能力排序为湿地> 草地> 灌丛> 森林> 农田> 人工表面> 稀疏地;10 a间,研究区土壤保持功能总经济价值增加了270.34×108元,总经济价值中以保持土壤肥力价值为主;土壤保持功能经济价值的变化以轻微增加为主,其呈现增加的区域面积和价值增幅大于经济价值减少的区域面积和价值减幅。在对该区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合理增加植被盖度对防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养分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18.
正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教育制度对于人类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丰富人类的物质财富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考场时游刃有余,而对自然价值、本土价值和传统价值的理解相对肤浅。现代教育作为齐一化的教育,也就成为了一种"离土教育",与传统、自然、社会、实践有所脱节。不要说在学校受教育的学生,就  相似文献   
219.
《环境教育》2014,(8):37-37
经过20年持续勘察评价,新疆地矿局在新疆乌恰县发现一处超大型金矿,截至今年6月共提交金资源储量127吨,潜在经济价值400亿元以上,成为目前新疆发现的资源量最大的金矿。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大队长崔洪斌介绍,1993年第二地质大队在乌恰县发现金矿,经过20年的持续勘察,在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察范围内,发现了21个金矿化带,平均品位2.45克/吨,提交黄金资源量127吨,远景资源储量在200吨以上,其中4号成矿带宽度达85米、长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吨,局部最高品位达63.88克/吨,估算金资源量达98.33吨。  相似文献   
220.
环境新闻     
刚刚发布的2014年中国水价值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过度使用被认为是三大主要水问题。96%的中国城市公众认为我国面临严重的水挑战,解决水问题迫在眉睫。根据中国水价值指数调查报告,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是中国最严重的水问题,而实际上农业使用农药化肥才是水污染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