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41.
着重探讨了选用防静电涤纶桃皮绒做基希,经过直接涂层法,进行聚氨酯涂层处理,以获得手感柔软、防水透湿优良的新型防护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242.
农地整理权属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产出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扶持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总结了我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分析了现阶段农地整理权属调整中存在的公众参与、技术方法、组织管理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43.
为从更高的宏观管理层次对农用地进行规划利用,给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客观科学的决策工具,以适应土地整理工作的未来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理成功经验的总结分析,依据研究区现状及未来规划,借鉴已有的土地整理模式,结合GIS技术,建立了农村土地整理决策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具体区域.  相似文献   
244.
可持续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产出、促进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介绍可持续农地整理的概念入手,在分析一般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差别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当前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45.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指出我国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待整理土地面积及界限确定的方案,并采用因素追加法构建了5种土地整理潜力系数计算方法,分别是相对系数法、绝对系数法、绝对系数修正法、多因素加权法、投资能力系数法。  相似文献   
246.
247.
李子青 《环境》2007,(6):96-97
本文通过对当前土地开发整理重数量而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加强前期论证分析,加强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以使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坚实的基础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8.
为探讨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的模式,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从多方面说明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定3个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研究得出土地整理是改善用地结构、协调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结论:土地整理应首先以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为核心,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49.
川中浅丘农区坡地林农复合系统能量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中浅丘农区坡地林农复合系统和纯农地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复合系统比对照农地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积累速率、光能利用率和辅助能转化率。  相似文献   
250.
农牧交错地带的生态评估对土地整理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开展农牧交错地带的生态评估,不仅能够保障区域内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更能启示未来的土地整理工作。利用1986、1996和2000年的3期Landsat数据,应用转移矩阵、生态服务功能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地处典型农牧交错带的镇赉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格局和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研究区域中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1986~1996年间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是耕地与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变,1996~2000年间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是耕地与草地之间的转变。土地形态整理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随着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退化,对于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可控制单元(如湿地和水域)的微小变化,必然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幅变动。因此,系统维护与保育整个生态系统,实现整个区域的生态型土地整理,是今后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