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869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984篇
综合类   2910篇
基础理论   188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403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生态沟渠和生物滞留池因其良好的径流污染控制能力和生态效益,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但单一的生态沟渠或生物滞留池在农村径流污染控制中常存在氮磷去除效果不稳定和基质易堵塞等问题.将两者串联构建组合系统,利用生态沟渠预处理去除部分污染物,可降低生物滞留池污染负荷和减轻基质堵塞;同时在生物滞留池中设置淹没区并添加天然载体碳源提升系统脱氮效果.研究了载体碳源、降雨强度和干湿交替等条件对生态沟渠-生物滞留池组合系统控制农村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稻草和木屑两种天然载体碳源分别将生物滞留池段的TN去除率提升19.9%和20.4%.模拟降雨强度从小雨增至大雨时,外加碳源组合系统COD、 NH+4-N、 TN和TP去除率平均下降17.0%、 16.8%、 20.4%和17.2%,其中生态沟渠段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平均降低16.3%、 13.0%、 24.2%和22.1%.干湿交替运行可提高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相较连续进水,干旱3周后木屑组TN平均去除率提升12.3%.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木屑组和稻草组生物滞留池样品的α多样性高于对照组;投加载体碳...  相似文献   
992.
沉积物微生物是农村黑臭水体物质循环和有机物降解等过程的主要驱动者,其群落结构组成常因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而变化.以菏泽市东明县29个农村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农村黑臭水体上覆水和沉积物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结合Illumina测序结果,分析农村黑臭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农村黑臭水体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范围均较广.与农业面源相比,以农村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来源的农村黑臭水体上覆水中氮、磷污染物浓度更高,分别是农业面源的3.1倍和1.5倍.此外,该区域农村黑臭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普遍低于菏泽市土壤元素背景值.该区域农村黑臭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酸杆菌门,这5种优势菌门的序列总和占全部序列的70.3%~83.6%.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厌氧绳菌纲和放线菌纲是沉积物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纲;硫杆菌属和假节杆菌属是其优势菌属.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中DO、 COD、 TN、 TP和有机质对农村黑臭水体沉积物细菌菌属有显著影响(P<0.05),沉...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但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缺乏深入了解和分析。基于全国7省的大样本调研数据,本文在系统了解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现状的基础上,评估政策措施对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有58%的农村提供了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但区域间差异显著。相关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与项目支持,对农村固体生活垃圾服务的提供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全国7个省大规模的村和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采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建设还相当落后,集中于几种基础的或初级的设施;而且投资主体是农户,政府投入十分有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农户修建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设施受到卫生补贴政策、相关规章制度和项目工程的显著影响,另外,农户的人均纯收入越高,家庭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修建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设施。在人口居住越密集、交通越发达的地区,农户修建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995.
生活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些河流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基础上,对南京市秦淮河流域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潜在的水质污染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据此提出了该河流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任剑涛 《绿叶》2011,(2):96-102
生态环境的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官民共识,一定程度上的权力自觉和民间参与已经启动。然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权力运用的行为,在权力主导的格局下,环境保护始终处于一种从属性地位,是一种"软任务",这导致了环保的绩效困局。破解这一困局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入以规范权力为核心的"法治环保",从责任性上倒逼有关主体理性思考和安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更加宏大的建设框架中的正确定位及其关系,以及发展一种官民合作型的环保社会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997.
叶文虎 《绿叶》2011,(5):9-12
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有机体是否健康的反映信号。当前食品安全行业出现大量问题,折射出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监管上的缺失。对环保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重点要从城市转向农村,农村环境治理与国家发展模式需要转变思路,我们要补好工业文明的课,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98.
将四川省农村地区分成平原和浅丘区、小起伏山地和高丘区、高山峡谷区三种类型区域。利用GIS软件,将四川省划分网格,分别统计每个网格中的工业废气污染点源数量和主要交通线路长度,得出四川省工业废气污染点源密度分级图和四川省主要公路密度分布图,以及结合农村污染面源的情况分析,总结出农村区域的主要污染密度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村平原和浅丘区的工业源、交通源、农村面源分布均匀;高丘区、小起伏山区、高山峡谷区的污染源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性,山间平地和山谷台地的污染源分布密度高;根据四川省污染源分布规律给农村空气自动监测布点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9.
王奇  张勇  王鑫海  宋波  万劲波 《绿叶》2011,(5):78-83
5月22日,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针对食品安全、农村环境治理、城乡统筹发展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与相关讨论。我们根据会议纪录,摘编专家学者的对策建议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00.
绿色思想     
《绿叶》2011,(5):120
叶文虎环保部可以借食品安全与农村环境两张牌,对国家战略的转变大做文章。赵恩润食品生产者为什么弄虚作假?就是因为一天天目睹别人通过各种手段发了财,而自己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