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636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17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覃辉  林华  丁娜  师恩泽  甘淑萍 《环境工程》2022,40(5):109-116
为了将李氏禾应用于Ni、Cr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通过根箱实验,研究了Ni、Cr复合污染下李氏禾根际环境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Ni、Cr处理下,李氏禾根际土壤的pH值均显著低于(P<0.01)非根际土壤与基质土壤,根际土壤的脲酶、酸性磷酸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P<0.05)非根际土壤与基质土壤。随着Ni、Cr处理浓度升高,李氏禾的pH值、土壤酶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李氏禾的株高、生物量及富集系数也受到抑制。在相关性分析中,李氏禾的株高和生物量与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土壤酶活性同样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李氏禾根际土壤相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属依次为Alicyclobacillus属、Bordetella属和Mucilaginibacter属;Hydrotalea属对李氏禾的生长及富集能力可能具有促进作用。李氏禾可耐受较高水平的Ni、Cr污染,其根际可能存在金属抗性细菌,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Ni、Cr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  相似文献   
932.
汪恒  袁权 《地球与环境》2022,50(5):767-775
甲基汞(MeHg)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环境污染物。稻田土壤中在微生物作用下由无机汞转化产生的甲基汞,经水稻根系吸收后最终会富集于稻米中,由此造成人体的甲基汞暴露风险。水稻根际土壤在此过程中可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水稻根系分泌的有机碳及氧气等的影响,根际土壤被视为稻田环境中的特殊生境,其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丰度以及若干关键元素的循环过程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特殊生境会对无机汞(IHg)以及甲基汞在稻田环境中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稻田土壤环境中甲基汞产生与降解的微生物学过程研究进展,并进一步着重分析了水稻根际土壤中Fe、S、C、N和P等关键元素对汞的微生物循环过程的影响。深刻认识这些过程,有助于研究者准确评估汞污染区稻田土壤甲基汞的产生及向水稻体内的转移效率,这对未来选择适当的农业手段降低人体甲基汞暴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933.
探明陕甘宁青地区水资源与粮食安全的耦合特征,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水资源及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且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及水足迹方法,通过分析区域水资源自然属性以及配置、粮食消费对水资源的需求等维度,系统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与粮食安全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6年,区域水资源总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水资源负载指数由3.9增加到13.1,相应的负载等级由Ⅲ级上升到Ⅰ级,说明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2)农业生产的水资源被挤占,农业用水比例由78.6%(2004年)减小到76.1%(2016年),而区域粮食安全对水资源的需求数量在提高;(3)区域居民膳食结构由口粮性向动物性产品转变,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粮食和水资源的负担;区域粮食消费水足迹由2000年的79.7 Gm3增长到2016年100.1 Gm3。依据研究结果从区域种植结构优化潜力、节水灌溉技术和虚拟水贸易的层面提出提高区域蓝水、绿水利用效率,减少灰水数量的措施以便更好地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促进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4.
印尼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岛屿有人居住。全国有2.3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海岸线长3.5万公里,各类港口总数达700余个,河运、海运船只6600多艘。  相似文献   
935.
区域人口集聚是主体功能区优化布局的要求和重要指标。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本文以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区规划为例,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分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发挥哈尔滨市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有序流动,推进国家及省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36.
937.
《世界环境》2012,(5):94-95
人口大国印度在今年7月底8月初因停电事件,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这是印度11年三大电网的瘫痪使超过一半地区的电力被迫中断供应,影响了6亿多人口的用电。印度目前有12亿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年来,印度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与该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不对称的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资源分配的巨大不平等。仅以电力供应为例,  相似文献   
938.
939.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对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人地系统进行了解析,指出人口生产的膨胀、物质生产的低效率和环境生产的萎缩,以及由此造成的三种生产系统之间支撑与制约机制的破坏,是导致我国北方荒漠化不断扩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40.
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提出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