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636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17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数字     
7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表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972.
基底硬化是湿地植物退化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基于自行设计的3种退化湿地的基底改良措施,借助根际溶液原位采样Rhizon技术,研究芦苇生长过程中根际溶液氮磷的动态及微生物种群对覆沙、翻耕、划耕3种硬质沉积物改良措施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芦苇根际溶液PO_4~(3-)、NH_4~+、NO_3~-在生长前、后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相比,基底改良后根际溶液PO_4~(3-)和NH_4~+浓度显著降低,划耕措施最为显著。经基底改良后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升高,种植芦苇进一步提升根际微生物活性。种植芦苇对根际微生物影响显著,生长后期氨化细菌、磷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R/S比值提高4.4~27.4、3.3~12.7和6.4~41.0倍,根际效应较初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7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社会阶段,城市人口对城市的功能及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诉求.当城市功能不能满足人口积聚诉求时,逆城市化和郊区化便会产生,种种社会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新时期,人们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态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4.
今年,世界水日恰逢国际环境卫生年,这迫切要求我们推动各方就这一影响到地球1/3以上人口的危机采取行动. 每20秒钟,地球上就有一名儿童死于全球26亿人所面临的恶劣卫生条件.150余万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令人触目惊心,而对于这些生命的夭折,我们其实完全了解如何去预防.  相似文献   
975.
从多角度分析新疆于田县50多年来的人口变化状况,其变动由3个波峰和3个波谷组成。增长率最高峰为1984年的34.13‰。最低峰是1964年的-2.29‰。两者相差36.42‰。形成人口高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稳定、医疗条件改善、文化大革命及政策;而瘟疫流行、自然灾害、人口惯性及政策控制了其增长。同时,由于宽松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其人口控制和变化比发达地区滞盾一个时段.并亵现出偏远、自给自足地区受外界干扰少——一种典型封闭系统的人口变化特征。各类人口模式的变化都表明于田县人口变化已趋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增长。为该县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6.
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生态省建设全面展开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全省6800万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相似文献   
977.
《世界环境》2009,(6):5-5
上海 “美中两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人口增长的同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减少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很显然。在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量都比中国的人均能耗量大,不过在中国成长的过程中。能耗量也会增加。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战略,这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978.
《绿色视野》2008,(7):41-43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迎来的是第19个世界人口日。人口好像一面镜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真实的环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众多的人口与当今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口素质的高低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本刊邀请安徽大学社会学系人口所王邦虎教授,对以上问题给予解读。  相似文献   
979.
赵斌 《环境保护》2007,(14):55-56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3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相似文献   
980.
丰县凤城镇     
《环境科技》2006,19(4):F0004-F0004
凤城镇是江苏丰县县城驻地镇,辖区面积73km2,下辖17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4.7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丰县保持领先、徐州进位争先、苏北发展率先、周边跨越抢先”的发展定位,以加快构建生态环保城镇为突破口,紧抓工业和城镇建设两大重点,大力实施强工、兴市、扩城、富民四大战略,强势推进河道滩堤退耕还林、道路绿化、林网建设、庭院绿化等生态环保工程,促进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完成财政税收8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