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8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1502篇
安全科学   2697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753篇
综合类   5817篇
基础理论   643篇
污染及防治   448篇
评价与监测   296篇
社会与环境   1040篇
灾害及防治   757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代际配置中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世代交叠模型应用于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代际配置管理,认为政府在对岸线资源代际配置管理中的决策选择主要有3个方面:①当一届政府乐于在任期内两个时段进行开发替代以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时,政府将倾向于储备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留待以后开发.②当一届政府对两个时期内的相似的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有强有力的偏好时,政府倾向于任期前半阶段就盲目过度开发沿海港口岸线资源.致使大量沿海港口岸线资源在落后的技术水平下低效开发,造成岸线资源的严重浪费.③在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为1或无限接近于1的特殊情形中,技术进步因素对政府开发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的决策影响不显著,其开发偏好主要受其它随机因素影响.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岸线资源代际管理应坚持持续性、公平性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树立系统效益最大化的价值评判标准和决策依据;开展岸线资源的价值核算与评估;制定并实施代际资源财富转移政策;确定合适的岸线资源使用的贴现率.  相似文献   
852.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工程,水价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问题,利用合理的水价机制调控水价,能有效减少我国水资源的浪费,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用水户用水定额为基础,考虑受水区不同的供水保证率和水源区不同供水年份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定额的南水北调工程两部制水价模型.在该两部制水价模型下,既可以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各用户的基本定额用水需求,还可以在不同的丰、平、枯水年份,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保持不同的水价:丰水年份水价低、枯水年份水价高.因此,通过该模型计算的水价,能使受水区用水户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工程供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受水区多水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53.
流域水环境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流域规模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战略环境评价,地下水质评价是其重要内容,急需方法学的支持。全面分析目前国内外GIS与模型集成的研究现状,论述GIS与综合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集成的所需条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强调集成中应对模型的特征、模型的输入输出要求、流域数据基础以及GIS软件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将导致区域分析的误差加大甚至产生错误信息。结合地下水水质评价常用的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提出了GIS与模型的集成框架,分析GIS在集成中的3种模式,指明GIS与模型集成的发展方向。最后基于GIS与模型集成的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得出GIS与综合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集成的最优方法及适用条件,为具体应用提供方法学指导。  相似文献   
854.
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构建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压力 状态 响应(PSR)模型与系统分析法理论集成起来构建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的方法和步骤。指标构建过程分为4个步骤:(1)首先利用已有生态区域(岛)相关环境类指标确定备选指标集;(2)利用PSR模型对指标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筛选;(3)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利用系统分析法确定指标核心要素,得到二次筛选指标;(4)以2030年为远期目标年,以综合性和动态性为依据确定最终指标。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确定水、气、土为核心考核要素,构建了基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的近期及远期目标的环境类考核指标体系。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综合指数为72,其中环境压力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环境保护指数分别为85、80和51,与崇明岛实际较为吻合。部分研究结果已在崇明岛生态建设过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55.
VIC模型与SWAT模型在中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GIS与RS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已成为当今水文界研究的重点。从气象与水文水资源学科交叉的角度对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与SWAT模型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白莲河流域,以此探讨该模型在中小流域的适用性。模拟结果表明,VIC模型与SWAT模型在白莲河流域率定期与检验期的模拟效果相差很小。SWAT模型的效率系数与相关系数略高一些,SWAT模型的模拟效果比较平均,每年相差不大;但VIC模型在1995年和1999年模拟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年份,尤其在2002年,VIC模型模拟的洪峰与实测的相差较大,从而影响总体的效率系数偏低,而SWAT模型模拟的更接近实测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对于我国中小流域的径流模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56.
低碳经济漫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说起低碳经济,为了做到文章逻辑简洁,论述循序渐进,论点翔实明确,笔者试图从一般知识模型的Know What、Know Why、Know How、Know Who这个逻辑顺序入手,首先要说明什么是低碳经济(不同角度诠释)?然后再阐释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释疑解惑)?再后详述如何实现低碳经济(路线图,基本内容和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857.
NaCl和KCl对厌氧污泥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絮状污泥系统中,进行盐质量浓度(NaCl或KCl质量浓度,下同)对厌氧污泥抑制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不同拟合的COD降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盐质量浓度为10~30 g/L时,KCl对厌氧污泥的COD比降解速率的抑制程度大于NaCl;当盐质量浓度由0 g/L增至1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增加;当盐质量浓度由10 g/L增至3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减小;在厌氧污泥系统中,NaCl抑制作用下的盐抑制常数高于KCl,且颗粒污泥的盐抑制常数高于絮状污泥.  相似文献   
858.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拟建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用于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环境质量参数,代入模型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对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即对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进行了扩充,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将改进了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四川省资阳市沱江二桥拟建项目小区域的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对该市小区域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且评价结论客观,评价模型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859.
藻类生长有一个适合的流速,即临界流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于临界流速状态的藻类生长更快.在藻类生长模型中,引人流速影响函数,数值模拟嘉陵江重庆城区磁器口河段2007年2月-7月的藻类生长情况,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流速在0.03-0.05 m/s比较适合研究河段的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860.
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型规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湿地模型中,研究了人为增加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COD的降解效果:将2株从湿地分离的根际微生物扩增培养(分别用于模型1与模型2),与一定比例的生活污水混合后注入到湿地模型中,在停留12,24,36,48 h时分别测定污水中COD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加菌模型对COD的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模型(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差异性越大,至48 h时,空白模型和2个加菌模型(模型1和模型2)对自然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0.6%,73.0%,75.3%,对灭菌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2.2%,76.3%,80.1%.说明向人工湿地中添加植物根际微生物将大大提高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