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通过焉耆盆地石油开发区石油污染物水环境污染途径特点的分析 ,认为落地油将通过风蚀作用由大气传输以降尘的形式落入水体 ,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以土壤侵蚀的风洞实验求得污染源源强 ,采用高斯模式对地表风蚀作用的传输量进行估算 ,进而对石油开发区落地油通过大气传输途径对区域水环境 (博斯腾湖 )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为人们了解干旱区石油污染物风蚀作用水环境污染影响提供了初步依据 ,对干旱区湖泊石油污染的全面防治提供了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213.
贵州水城盆地人类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过量开采地下水、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以及其它一些工农业活动,贵州水城盆地岩溶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如地下水严重污染、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以及频繁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水城盆地主要人类活动,评价其负面地质环境效应,为规划岩溶区土地利用、指导人类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14.
根据浙江省丽水市1986--2002年酸雨监测数据,对该市酸雨污染的现状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丽水市酸雨污染严重,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冬、春季酸雨率高,降水pH值低;降水的主要离子SO4^2-与NO3^-比值逐年下降,说明大气污染有从煤烟型转为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的趋势;煤耗量、地型地貌特点、低空逆温层频率、地面弱风频率对酸雨率和降水pH值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5.
焉耆盆地不同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污染风险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焉耆盆地不同耕地类型(辣椒地、小麦地、玉米地、番茄地、向日葵地、甜菜地)采集186个土壤样品,测定其中8种元素(As、Cd、Cr、Cu、Mn、Ni、Pb和Zn)的含量,利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不同耕地中微量元素的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 焉耆盆地不同耕地中As、Cd、Cr、Cu、Ni、Pb与Zn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 不同耕地中8种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反映的环境风险各不相同,各耕地类型土壤PLI的平均值均呈现轻度污染;(3)不同耕地类型土壤中As、Cd、Cr、Cu、Ni、Pb和Zn的单项生态风险指数与各耕地类型RI值均属轻微风险水平。从空间分布可以看出,研究区所有农田类型的土壤RI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轻微生态风险态势。辣椒地与小麦地中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大的区域位于博湖县南部的农田,玉米地、番茄地、向日葵地和甜菜地中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和硕县东部的农田。  相似文献   
216.
澳大利亚的莫瑞-达令盆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两条最重要的河流——莫瑞河(River Murray)和达令河(River Darling )横贯其中。近年来,由于“千年干旱”引发了流域内盐度上升、鱼类大量死亡及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下游阿德莱德地区的淡水资源供应更加紧缺。本文吸取下游亚历山大湖水库设计失败的教训,试图通过多用途海洋水库技术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及供水环境,增加阿德莱德地区高质量淡水供应量,缓解区域河流干涸现象,力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恢复区域环境流量。此外,通过海洋水库技术研究,为改善我国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供水环境提供相关建议,从而实现我国入海淡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17.
为进一步了解土壤环境容量状况,从焉耆盆地采集191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Ni、Cr、Cu、Pb、Cd和Zn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GIS技术,采用综合容量指数法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农田土壤中As、Cd、Cr、Cu、Ni、Pb与Zn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土壤风险筛选值;2)农田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单项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As、Cr、Ni、Cu、Pb、Cd、Zn。As的环境容量指数处于高容量状态,Ni、Cr、Cu、Pb、Cd、Zn等元素环境容量指数均处于中容量状态;3)研究区7种重金属元素环境容量空间分布情况不同,研究区各容量区土壤面积顺序为:中容量区 > 高容量区 > 低容量区 > 超载区 > 警戒区。该结果可为研究区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18.
为探究秦王川盆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分布及污染情况,测定了研究区51个表层土壤样品的8种重金属(Cr、Zn、Cu、As、Pb、Mn、Ni、Cd)总量和pH值;采用多元统计、地质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对重金属的来源、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Zn、Ni含量均值大于当地背景值,其余重金属含量均值都低于背景值;Cd属于强变异,其余均为中等变异,Zn、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余均服从正态分布;Cr、Cu、As、Pb、Mn主要为成土母质等自然来源,Cd、Ni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污染,Zn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Zn、As、Ni、Cd的空间分布呈岛状,Cu、Mn呈带状分布,Cr、Pb呈岛状和带状分布相结合的特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Cr、Cu、Pb处在警戒线,As、Mn、Ni属于轻度污染,Cd为中度污染,Zn为重度污染;模糊综合评判得出1个土样为轻度污染,2个为警戒程度,其余为安全;土壤质量标准是反映土壤质量的依据,总体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1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2):147-151
白象山铁矿位于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内,是宁芜玢岩型铁矿的重要代表。文章通过研究白象山矿区物性测量、物探测量及地球化学测量的实测数据,对该区物化探异常进行定性分析;以密度、磁性、电阻率等物性参数为纽带,通过定量解释,认为根据该区重力、磁法及CSAMT异常特征可大致定位地层与赋矿岩体的接触位置。有机烃中乙烯、丙烯异常在矿体上方出现明显高值异常,可准确指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位置,为在宁芜地区寻找隐伏型矿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0.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铁(铜)矿集区之一,盆地内早白垩世闪长玢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但目前对庐枞盆地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庐枞盆地内黄寅冲铅锌矿区钻孔深部的两块闪长玢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两块闪长玢岩样品中锆石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分别为135±1 Ma和134.9±0.5 Ma,表明庐枞盆地内黄寅冲铅锌矿区内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在135 Ma左右,进一步证实了庐枞盆地可能存在一期较早的岩浆活动。该期岩浆作用形成于庐枞盆地由挤压向拉张转换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于138~132 Ma,并在135 Ma左右最为活跃,同时在庐枞盆地不同位置形成了一系列与闪长玢岩相关的铁—铜—铅—锌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