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劳动科学》2007,(5):15-16
记者: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您作为深圳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决策者,怎么看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管林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52.
《环境保护》2007,(5):76-7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提出的加强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要求,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进一步深化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3.
《中国劳动科学》2007,(11):F0002-F0002
江苏省南通市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实现退休人员由“企业人”向“社会人”的根本转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2003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4年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退管服务机构,围绕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从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入手,积极开拓,不断创新,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新机制,  相似文献   
54.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薄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可归纳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为此。提出由4个层次40个指标构成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期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提供合理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5.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现阶段,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6.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在4772件提案中,涉及到环境保护的提案占到四成左右。相比于五年前的+届政协一次会议,这些提案在数量、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民生和发展的角度,探讨如何让环保奏响和谐社会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57.
中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现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强调大学课堂教学应与中原历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加大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讲授与传播,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58.
社会文明程度与法治精神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法治精神则会高度普及。法治不仅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为社会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安全保障。当今社会,人口在世界范围广泛流动,然而只要在法治社会中流动,则其安全是有基本保障的,其基本安全保障是法治可提供的。当代中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精神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9.
随着人社事业的快速发展,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日渐成为深入到百姓中的最敏锐"触角",对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所面临的工资偏低、工作经费"缺位"、工作任务不堪重负等现实困难,致使不少经办人员感到困惑和迷茫。近期,南京市六合区人社局对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现状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研,并据此提出一些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0.
以"四川省地震灾后置建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找到影响社会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确立低碳模式为灾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佳模式.通过对低碳社会的特征分析,结合社会学理论,认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是低碳价值理念、低碳准则、低碳行为互相作用的过程.低碳社会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基于综合集成与统筹优选的方法,从价值理念、低碳行为、规范体系三个方面对低碳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集成:低碳社会的推行模式分为低碳农村模式和低碳城市模式.低碳农村可以与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补偿政策;低碳城市相对于一般社会发展模式和农村发展模式,更集中体现在建筑、交通、文化、消费行为等某些特定领域.建议:从国家到灾区的各级政府必须多管齐下,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对策及措施,如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制定法律法规,促进新能源开发,建立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等来保障低碳社会模式的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