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538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不相冲突并且相互促进。只有“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生物滞留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生物滞留带的优化设计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溢流口的合理设计对生物滞留带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缺少溢流口相关水力特性及设计计算方法的系统研究,往往直接把城市道路雨水口移至生物滞留带作为溢流口。然而生物滞留带溢流口与城市道路雨水口水力特征存在较大区别。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生物滞留带溢流口水力特性的分析,计算了常见溢流口的过流能力,并举例对其工程应用选型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物滞留带溢流口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0—2016年中国30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四省区)的数据,构建四化指标体系,计算四化发展指数,进行地区四化水平评价,通过OLS和GMM回归模型考察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同时设置四化之间的交互项来识别四化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从四化水平的地域发展差异上来看,中国四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格局,水足迹强度的分布与之类似,说明四化水平发展与水足迹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其次,计量模型显示四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每一化对于水足迹强度改善的影响大小不一;第三,以交互项衡量的四化相互作用对于水足迹强度的影响作用为正,表明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效果逐渐趋于收敛。因此,优先提升落后地区的四化水平,以四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水足迹强度的降低,能够有效降低我国总体水足迹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经过验证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珠江口夏季有机碳进行海陆源区分,并对海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贡献比重及其通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珠江口夏季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口门到外海逐渐降低(升高),在表、底层海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1.45和0.87mg/L(0.97和1.05mg/L);垂直方向上,在层化水域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上到下逐渐递减(升高),在非层化水域海陆源有机碳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均匀.珠江口夏季海源有机碳贡献率表层海水低于底层海水,平均贡献率为48.26%,沿向海方向海源有机碳贡献率逐渐增加--从内伶仃洋水域的4.43%逐渐提升到外伶仃洋东侧水域的81.20%.珠江口水动力条件复杂,在径流、潮汐、季风等因素的作用下陆源有机碳向海输送且向海输送量逐渐递减;海源有机碳在不同水域动力输送特征不同,西南水域向海输送,向海输送量逐渐递增;东北水域向岸输送,向岸输送量逐渐递减.陆源有机碳生化反应活性较弱,只有小部分被生化过程消耗,其迁移转化主要由沉降过程控制,而海源有机碳的迁移转化,则由口门的动力输送过程主控向外海的生化耗碳过程主控过渡.此外,海源有机碳沉降作用明显低于陆源有机碳,生化作用明显高于陆源有机碳.  相似文献   
7.
8.
近几年来,计算机在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环境监测仪器自动化及情报资料检索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应用.一、二级站和部分三级市站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微机,少量四级站对微机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均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大多数四级站还是计算机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9.
利用集对分析一联系数理论方法对3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该理论运用于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出水质量的动态管理,实例研究表明方法可行,且具有计算简单、易于普及应用的优点.该思路可推广到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浅议四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保证问题徐衍忠,王均乐(山东省五莲县环保监测站262300)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及时、准确地取得监测数据,预测环境变化趋势,有效地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的重要措施。山东省五莲县环保监测站从1989年开始、试行在水质监测中开展质量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