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安全科学   296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661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9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8 毫秒
991.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PSR)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ICZM)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数评价和协调发展度等方法分析厦门海岸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社会、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借以反映其ICZM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进一步证实ICZM的实施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ICZM的实施效果非单纯的城市管理与之前海岸带分块管理所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992.
卢小慧  余方中  范一鸣  杨阳 《环境科学》2023,44(3):1646-1656
我国各大城市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搬迁,并产生了众多污染搬迁遗留场地,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峻.为了分析三门峡某铅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和污染来源,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场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规律和分布特征,并利用PMF模型解析场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u、Pb、Hg和Ni的平均值远超过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As、Cd、Pb和Hg含量超过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s、Pb和Hg含量超过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Cr的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北侧,Ni和Cd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北侧和场地南侧,As的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南侧与生活区之间,Cu和Pb高值区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中部的原料堆场和炼炉区,Ni和Cd、Cu和Pb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PMF模型可知,7种重金属有3种主要来源,Cd以废渣堆积源为主,贡献率为87.60%;Cu、Pb和Hg以土壤母质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92.50%、75.20%和95.40%;Cr、Ni和As以原料粉尘废气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80.80%、83.30%和62.00%.  相似文献   
993.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功效函数法测度了江苏省1985~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并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1985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城市化水平总体上逐步提高;(2)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但长期内其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且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城市化的冲击响应强烈,城市化的冲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解释水平达到了5844%,而城市化对来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响应较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对城市化的解释水平较低。因此,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94.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对其资源进行评价是很多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农作物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使得秸秆供应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突出的问题,但研究上尚未对此予以充分关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理气候条件、宏观经济状况、种植业产业特征三大类因素对秸秆供应持续性的影响,并基于2005-2009年全国3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FGLS模型验证理论分析提出的推论。结果表明:种植业规模、作物多样性、气候条件和平原地形对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比重、气候条件平方项、能源压力和经济水平对持续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采用回归分解方法测度各因素对省际持续性差异的贡献率,发现考察变量对省际持续性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80%,分解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种植业产业特征变量对持续性的影响大于地理气候条件和宏观经济因素变量,种植业特征对持续性解释力占所有解释变量的48%,宏观社会经济条件解释力次之,占36%,地理气候条件解释力较低,仅占16%。从单个因素来看,经济水平差距是造成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持续性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作物多样性和作物播种面积对省际持续性差异解释分别达到18%和12%,气候条件、能源压力、种植业结构、地形和复种指数的解释力依次降低。因此,提高供应持续性应重点从调整种植业产业特征方面入手,农业大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秸秆能源功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种植业规模,保障秸秆资源总量,并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正>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手段,安全生产责任重在落实。因此,如何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尤为重要。笔者在吉林油田公司客运公司工作多年,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的落实谈一下粗浅的认识。一、明确任务,落实管理责任多年来,该公司一直推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公司、科室、站队三级,公司经理、各机关科室、基层站队长主要负责人为本级的第一责任人。形  相似文献   
997.
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草原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成为草地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凋落物分解是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氮沉降增加引起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导致凋落物质量、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变化,最终影响凋落物的分解。本文综述了氮沉降对草原凋落物结构、化学组成和分解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以期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全面分析和评估全球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闵鑫颖 《安全》2013,(11):31-33
本文根据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出发总结出建立风险链的重要性,指出风险链中危险源、危害因素、隐患、事故事件及风险等各个要素的区别和联系,结合现场最为常见的风险作业案例,列举说明其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99.
樊自清 《环境保护》1990,(7):27-28,10
一、工业污染与工业链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我国要彻底解决工业污染问题,还需要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多因素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宏观经济学“收入=消费+储蓄”这个恒等式和我国经济、人口的相关数据,动态上测算出不同时期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总体上估计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其结果更接近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将有不断扩大的必然趋势。本文进一步把城乡收入差距分解为消费差距和储蓄差距,并且考察了我国人口和产业的演进,分析了它们各自对现在和今后形成差距的影响,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城乡资源占有不均等的制度和由于制度原因形成的存量资产(储蓄)又在市场作用下继续拉大差距的双重因素。所以,政府不仅要使农民“减负”、“增收”,而且要运用法律、财政、税收等手段,多管齐下,改变目前的资源分配格局,方能解决“三农”问题之痼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