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落叶松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导致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引起了林业工作者广泛关注.为了揭示其地力变化的内在机理,对落叶松纯林、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混交林和落叶松-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混交林中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pH值、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与纯林相比,混交林能提高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全P、速效P的含量,尤其能明显增加N素含量;能使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所增加,而真菌数量却有所减少;能提高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2)与非根际土比较,除混交林中根际土的速效P外,其它养分含量与土壤生物活性均增加.(3)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和土壤生物活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混交能改善落叶松林地和根际土壤环境,为有效防止落叶松林地土壤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Ⅱ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存在以土壤退化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这两大生态环境问题。试比较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在水分及特性方面产生的差异,研究土壤水分特性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不同退化程度的燥红土水分特性的对比研究,发现退化土壤PWP(凋萎湿度)增加,而FC(田间持水量)和BCM(毛管联系断裂含水量)降低,使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水范围变窄;退化土壤的入渗速率减少,渗透性减弱,在降雨入渗90min后,未退化燥红土的入渗速率降低54%,而退化的燥红变性土却下降了94%。因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加快,导致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和抗旱性显著减弱。未退化燥红土在有效水的两个蒸发阶段,土壤含水量降低速度小于退化燥红土,有效水蒸发历时达82.5h,表蚀燥工土仅有45.9h,同时,未退化燥红土的水容量在低吸力阶段高于退化燥红土,但在水分蒸发阶段失水比却低于退化燥红土。由于有效含水量的降低,退化土壤即使雨季处于水分亏缺时期也超过45d。以上研究说明土壤水分特性恶化导致或加重了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33.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09,(3):18-18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相似文献
34.
湖北省武湖地区生态环境整治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地考察资料和水、土样品分析结果为依据,阐述了武湖地区目前存在的渍涝灾害、土壤退化、农田污染、耕地锐减、人口剧增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增强湖区调蓄和排涝功能、多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加强对乡镇企业排污的管理以及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管理等生态环境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35.
黄土高原南部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极其严重 ,这不仅导致了土壤生产力的降低 ,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的退化。本文在定位监测、室内分析及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土壤的退化机理。结果表明 :土壤中 <0 0 1mm颗粒和土壤养分流失是造成黄土高原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 ,耕地土壤结构状况的恶化和土壤酶的流失使土壤退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从而成为严重制约该区经济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36.
内蒙古草原土壤的退化过程及自然保护区在退化土壤的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草原景观是在第三纪出现与形成的、而典型的草原土壤黑钙土和票钙土,则是第四纪暖湿时期的产物。土壤的形成过程落后于植被的演化。草原土壤退化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影响范围大但相对缓慢.人类的作用虽是局部的但要迅速和深刻得多。草原自然保护区在退化土壤的恢复与重建中应起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在核心区保存模式土壤剖面,在过渡区研究土壤退化与恢复的机理、在试验区进行改良与防治土壤退化的试验和示范工作.全部工作应积极吸引当地农牧民的协助与参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