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1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0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425篇 |
基础理论 | 92篇 |
污染及防治 | 36篇 |
评价与监测 | 31篇 |
社会与环境 | 37篇 |
灾害及防治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针对巴里坤矿区地形地貌和煤层赋存特点,确定了矿区地表沉陷预测总体思路,依据矿区内地形地貌类型的特征,筛选出了典型矿井,确定了典型矿井的预测模式和参数,计算出了典型矿井的地表沉陷数据. 相似文献
92.
上海地表湿润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上海11个气象站历史气候数据,利用湿润指数分析了1960~2008年期间上海地表湿润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并对其变化原因和不确定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过去49年间,上海地表湿润度在1990s最高,而在1960s最低;湿润度在夏季显著增加,而在秋季显著减小。上海湿润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南部高于北部,整个上海湿润度在过去49年间总体都呈增加趋势,且东部增加多于西部。上海湿润度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的影响,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和平均地温通过对潜在蒸散的影响,从而都与湿润指数显著负相关。上海潜在蒸散的变化与其它研究中关于城市化对实际蒸散的影响结果不一致,评估城市和城镇地区地表湿润度,还有待建立更完善的湿润度指标。 相似文献
93.
硬化路面与温度场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化路面是城市热环境效应影响因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笔者在研究了深圳市城市热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动态模型对硬化路面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通过将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在深圳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2条曲线吻合较好,模拟结果十分接近实测结果.模型模拟结果还证明了硬化路面由于铺筑的材料具有较大蓄热、导热的能力,而且透水性差,因此温度升降都很快,对城市的热效应贡献大;城市绿化隔离带对城市温度场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合理配置城市中的绿地对城市区域微热环境的改善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黄土高原植被重建对小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黄土高原,植被重建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而植被重建对水分循环的影响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核心。论文利用流域对比分析法,以位于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流域的一条森林小流域和一条荒坡草地小流域为对象,通过对1956~2000年水文要素的监测和分析,得出:44年内森林植被累积减少地表径流37%;前15-20年内植被减流作用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后24~30年植被的减流作用几乎保持不变;月径流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6-9月份;森林小流域相对于对比小流域,44年内土壤含水量累积减少约222mm,平均每年减少5mm;而蒸散量相对荒坡草地流域累积增加了620mm,平均每年多蒸散14mm。 相似文献
95.
96.
通过分析和研究井工煤矿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表沉降区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特点,评估其对矿山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为矿山生态保护和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依据,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 相似文献
97.
氮肥过量施加促进了稻田的氮排放,从而加剧了水体污染和温室效应,这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植物根系和丛枝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结构(丛枝菌根),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在控制稻田氮面源污染方面拥有巨大应用潜力。文章基于控制稻田氮排放的重大意义,指出了现有氮排放控制手段的效果和不足之处,围绕丛枝菌根的生理生态特性,总结了丛枝菌根在菜地、草地、农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氮减排功能,预测了丛枝菌根应用于稻田氮减排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探讨了丛枝菌根削减稻田氮排放的植物学、微生物学和土壤学机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案,最终为丛枝菌根控制稻田氮排放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8.
倪喜云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10,(2):91-93
针对高原湖泊洱海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开展主要种植作物牧草、烤烟、玉米、水稻地表径流水监测试验研究,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控源、减排、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
对中国南方某城市三座重要城市地表供水和原水调蓄水库库心溶解氧的纵向分布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调查,发现各水库水体底层溶解氧含量均低于2 mg/L,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同时对南方某高校人工湖湖心溶解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湖心水深2.5 m左右,底层溶解氧含量低至4 mg/L。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了一种用于城市地表水体底层低氧现象应急修复的强制水体循环装置,选择人工湖水体进行了中试试验,验证其效果后将其用于实际工程案例,进一步验证了其能够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是应用于地表水体应急处理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00.
以某取水河道的某一次监测结果为例子,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探讨运用模糊数学对水源水进行分析的方法,绘制圆形比例图,显示各种污染物对水源水质"贡献",从而列出风险污染物清单,以便在工程中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