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6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城乡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多年来,广元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狠抓环保工作,全力打造绿色GDP,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整治,生态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52.
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技术条件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推动肯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分别考察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异质型流动人口变量的函数。并对1985—1990年期间我国分地区流动人口的素质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仅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就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约72.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而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也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中部来说,在此期间的流动人口不管是从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贡献上。还是从对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上,都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3.
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结合部建设具有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城乡结合部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4.
特薪制度是参照当地和行业劳动力市场价位,对做出突出贡献、在重要工作岗位起关键作用和急需引进的各类人才,实行特殊薪酬待遇的激励制度。如何实行特薪?对实行特薪的岗位和人员如何确定和管理?  相似文献   
355.
通过收集中国1996-2016年人口红利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考察人口结构、人口资产匹配程度和人口素质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人口结构、人口资产匹配、人口素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口资产匹配和人口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弹性系数数值较小,人口资产匹配效应并不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呈现两个阶段态势,前一阶段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后一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口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随着人口总抚养比的下降,城乡收入差距加剧;人口素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人口素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弹性系数均为正,表明人口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56.
《中国劳动科学》2004,(6):13-15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绍兴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不断进行探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357.
中国城乡一体化误区及有关公共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我国一些地方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结果作了实地考察。并在参考若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一些地方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误区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从制度、机制角度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在实践中发生了概念性误偏。畸变成了物质环境布局的一体化。结果未能收到预定成效。反而影响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调整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358.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开发质量与效益的科学依据和基础保障,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原则,以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省份——辽宁省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海洋功能三个维度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特尔斐法、木桶原理法则、线性加权求和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对其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分异明显,适宜建设区与基本适宜建设区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沿沈大轴线、滨海轴线集聚分布;不适宜建设区以滨海线为轴带南北对称分布;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以沈大线为轴带东西对称分布。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5504.39 km2、22645.34 km2、66833.96 km2、68720.99 km2,分别占陆海国土的8.93%、13.04%、38.48%、39.56%。自然环境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不同等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适宜性集聚与分散特性差异显著;经济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修正作用明显。海洋功能区的引入,极大拓展了辽宁省国土空间范围。但海洋功能适宜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由于海洋国土本身属性,其可供直接开发建设空间有限,而保护空间广阔,国土空间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59.
从城乡聚落规模的大小、结构、分布三个基本属性出发,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张家港市为案例地,以土地利用数据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揭示了1995-2015年间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县域城乡聚落数量显著减少、用地规模显著增加。(2)城—镇—村规模结构从“凸字型”经“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方向演化;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等级的城乡聚落的成长速率不同;城乡聚落的齐夫指数偏大但增长放缓,规模结构总体上符合位序—规模法则。(3)城乡聚落规模分布的不均衡程度不断增强,但极化发展速率逐渐减小;空间集群分布特征显著,聚类中心分布趋于均衡化;城乡聚落用地的时空变化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以城镇用地变化为主。(4)驱动机理是由地理环境、区域经济、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四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构成的“四轮”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360.
正城镇化,是中国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与载体。如何进一步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弭城乡差别,是中国今天正在继续的现代化进程所无法绕过的、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城镇化一头牵着城市,一头牵着乡村,一面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面担负着修复生态与保护环境的重任。农民的出路问题、农业的生态问题、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都需要在推进城镇化这一实践过程中去解决。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