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赵阳 《环境保护》2020,48(8):54-59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决议对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提出越来越具体的要求,包括识别、计量与估算企业对以生物多样性(存量)和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为基础的自然资本影响和依赖的成本及效益,以及潜在风险和机会。情景分析方法帮助企业预测可能事件的发生过程和探讨不确定未来的不同选择。在比较备选方案、描述事物特征、预估发展态势和概率、预测风险与机会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深入研究《自然资本议定书》提供的企业在估算生物多样性价值过程中应用情景分析法的案例,进而与"环境损益账户"比较,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最后为我国在促进企业参与工作中,引进更多《生物多样性公约》推荐的方法学和案例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包括加强翻译的系统化、推动行业在指引中提出要求,提供企业培训、支持企业试点实施价值评估、鼓励宣传最佳实践案例,加快我国参与国际重大方法学制定的进程等。  相似文献   
42.
土壤环境基线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丹  吴畏达  王膑  周游 《环境保护》2020,48(24):51-55
  相似文献   
43.
哈尔滨市表土重金属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及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洁  天琴  李海毅  陈初雨  李娜 《生态环境》2010,19(10):2408-2413
在实地采样测试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哈尔滨市表土103个样品中的Hg、Cd、Pb、As元素的单因子污染程度和多元素综合污染状态进行了评价,并在ArcGIS平台下对区域污染程度进行空间可视化。地质累积指数法表明:哈尔滨市Hg、Cd、Pb和As的污染等级主要为1级和2级;各目标元素均有一定比例的3级污染等级,以Hg最为明显,其中Hg和Cd出现了4、5级污染,所占比例不大;污染负荷指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点污染负荷指数(IPL)以Ⅰ级为主,呈中度污染,区域污染负荷指数(IPLzone)值为1.478,污染程度属于Ⅰ级。  相似文献   
44.
45.
利用新型遥感数据"哨兵-3A"卫星OLCI影像数据,基于其665,681和708 nm波段构建的"荧光基线高度"指数算法,采用SNAP 6.0遥感专业软件,计算了2017年不同季节4个典型日期太湖FLH的全湖分布及蓝藻水华区信号强度特征。以完成了瑞利散射及气体吸收订正的3个波段的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FLH图像,结果表明,FLH数值的"负偏"程度与蓝藻水华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FLH值"负偏"越大,蓝藻水华越严重,可以作为比较不同季节水华强度的有效遥感指标;富营养化较严重、较为浑浊、以蓝藻为优势种的内陆水体与大洋清洁、非蓝藻优势浮游植物水体的FLH"正偏"信号特征迥异。  相似文献   
46.
贵阳表层土壤中铬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铬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了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中铬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并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铬的基线值为44.0 mg·kg-1.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46%的表层土壤未受铬的污染,4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6.8%的表层土壤为中度污染,只有0.2%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结果则显示,贵阳市69.2%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铬的污染,铬的污染程度最大为2.01,98.4%的表层土壤污染程度小于1,总污染程度小于0,即总体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47.
随着河流退化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旨在从水质、生物、生态等众多角度综合评估河流系统状况、改进河流管理的河流健康概念得以提出并受到关注。时空特征与参照基线的确定是河流健康评价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将不同时空尺度相联系,为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参考,后者将河流理想目标与人类管理需求相结合,为评价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结合河流等级理论、河流连续体概念和四维模型,分析河流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时空特征,并从点(断面、点位)、线(河流、河段)、面(流域、水系)等级剖析河流健康评价的空间尺度,从短、中、长层次识别河流健康评价的时间尺度,从而剖析不同时空尺度河流健康评价的维度特征和评价重点;从河流健康评价的标准出发,定义了最小干扰状态(MDC)、历史参考状态(HC)、最低干扰状态(LDC)、最佳可达状态(BAC)等4种河流健康评价的参照基线,探讨了参照点位法、专家判断法、历史数据法、模型推算法等参照基线计算方法的确定程序和适用范围,最后从时空特征与参照基线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河流健康评价的开展建议  相似文献   
48.
研究目的旨在揭示区域地质背景下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子;同时构建广东省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基线浓度。对260个表层土壤样品的研究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上基线质量分数值分别为:Cu 28.7 mg.kg-1,Pb 57.6 mg.kg-1,Zn 77.8 mg.kg-1,Cd 0.13 mg.kg-1,Ni 23.5 mg.kg-1,Cr 87.0 mg.kg-1,Hg 0.15 mg.kg-1。主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满意的描述土壤重金属元素约80%的总体变异特征,并且得出:区域母岩的分布和成土作用是影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和变异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以珠三角地区的Pb和Hg元素最为突出。此外,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克里格图展示了高质量分数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区域断裂,盆地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区域断裂、盆地和珠三角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几何平均含量分别为普通地区的如下倍数:Cu 2.1~3.1倍,Pb 2.5~3.6倍,Zn 2.0~2.2倍,Cd 2.2~2.9倍,Ni 1.5~1.9倍,Cr 1.1~1.5倍,Hg 1.4~2.2倍。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广东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建立合适的修复标准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9.
利用广东省260个土壤剖面数据,开展区域尺度下的土壤砷(As)元素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和垂直变异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砷的几何平均质量分数为10.4 mg.kg-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6 mg.kg-1。表层土壤As的上基线质量分数为23.4 mg.kg-1。土壤As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决定其成土母岩的类型,主要表现为A、B、C 3层土壤As的空间展布形式相似,高As背景质量分数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和砂页岩地区。此外,由A层至C层,As质量分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低到高依次为10.4 mg.kg-1,10.7 mg.kg-1,11.3 mg.kg-1),但无底层富集特征,这种垂直变异特征与低有机质含量和强烈的土壤侵蚀作用有关。计算得出,研究区由土壤侵蚀引发的流入周边水体的土壤As每年可高达1 040 t。  相似文献   
50.
基于遥感技术的近30 a海南岛海岸线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了解海岸线变化对海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遥感技术与GIS技术,提取了海南岛1980、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的海岸线,并对其30 a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线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近30 a来其长度增加了55.4 km;海岸线时空变化显著,变化比较剧烈的岸段多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南部地区,以养殖开发、工业用地、城镇与港口建设用地为主。研究认为,海南岛海岸线的变化,将有可能导致诸如岸线侵蚀等环境问题,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海岸线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