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2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612篇
安全科学   589篇
废物处理   162篇
环保管理   711篇
综合类   4739篇
基础理论   838篇
污染及防治   792篇
评价与监测   122篇
社会与环境   317篇
灾害及防治   21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物种空间分异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在地形、水分等因素制约下的植物物种空间分异规律,包括垂直分异规律和水平分异规律。首先,按照地形和水分的分异组合特点,把湿地生境分为较干燥生境、季节积水生境和常年积水生境。然后,在各个生境内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调查植物物种。调查分为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2003年3个时期,范围包括三江平原的典型湿地植物群落。数据分析时采用了生境组合法。即把3个不同的生境组合成一个水分(或地形)梯度带,根据频度和多度指标筛选出主要物种,然后按照其空间位置,列出主要植物物种沿水分梯度带的分布序列。研究发现:三江平原湿地不同生境的植物物种组合和垂直分异差别明显。较干燥生境的植被类型以岛状林群落为代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层次分明。季节性积水生境的植被类型以小叶章群落为代表,是典型的湿草甸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不明显。常年积水生境以毛果苔草群落为代表,植物群落层次也比较明显。植物物种水平分异规律,基本上可由植物物种空间分布序列图来代表。随着地势降低,水分增多,乔、灌植物,湿草甸植物,水生草本植物在特定的空间依次出现。  相似文献   
972.
几种植物对潜流型湖滨湿地中氮磷的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徐进  张奇  王世和  高海鹰 《生态环境》2006,15(5):936-940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水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湿地净化污染物的机理极为复杂,其中植被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植物是构建湿地系统的关键。以云南省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潜流型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人蕉(Cannaindica),菖蒲(AcoruscalamusLinn),伞竹(Cyperusalternifolius),香蒲(Typhaelatifolia)四种不同植被系统的潜流型湖滨湿地去除污水中营养盐的效果,为抚仙湖湖滨带人工湿地的合理优化选择植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四种植被系统的潜流湿地对总氮和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由于湿地长期运行而疏于管理,植物没有定期收割翻新,四种植物的氮磷去除率差别不太大,去除效果均不太佳。其中,美人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是30.4%,19.13%,其次为香蒲和伞竹,效果较差的是菖蒲。并且实验表明,暴雨对四种植物湿地氮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连续几天的暴雨情况下,四种植物系统氮的去除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973.
974.
针对上部结构荷载不大,场地内回填土较厚且回填时间较长的某一轻型厂房,笔者选择人工挖孔桩,冲击式夯扩桩和换土垫层三种不同的基础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在保证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严格控制基础沉降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75.
广东省鹤山市退化坡地重建复合农林业生态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鹤山市存在大面积的退化坡地,自1989年起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依据,将其中近2万hm^2的坡地改造为林-果-草(牧)-渔复合农林业生态系统,8年累计经济产值24.2亿元,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76.
唐菖蒲原球茎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唐菖蒲球茎芽切段为外植体在含有2,4-D的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具有双极性的原球茎.通过继代培养,选择了合适的培养条件:激素配比ρ(2,4-D)+ρ(NAA)=1mm/L+0.5mg/L,ρ(Sugar)=30g/L.pH5.8,θ=21~26℃.光照液体浅层培养.在优化的条件下,利用双层板径向流生物反应器进行唐菖蒲原球茎培养,28d生物量增殖8倍,原球茎数增殖9倍.  相似文献   
977.
真养产碱杆菌生产聚β—羟基丁酸的流加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能利用葡萄糖为碳源的真养产碱杆菌为生产菌株,在研究和分析了分批发酵结果的基础上,在2L台式罐上进行了PHB的流加发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流加发酵法生产PHB,可大辐度地提高PHB的产量,发酵50h,细胞ρ(DW)和ρ(PHB)可分别达到50.6g·L-1和43g·L-1,进一步采用指数流加模型对PHB的发酵过程进行控制,细胞ρ(DW)和ρ(PHB)可分别提高到60.1g·L-1和49.3g·L-1.  相似文献   
978.
979.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产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连续8 a对红壤丘陵坡地6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保护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依次为:农作区>甜柿区>茶园区>湿地松区>干扰恢复区>恢复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产流主要发生于4-8月,降雨量和2.5~8.0 mm·h-1降雨强度是影响径流量的关键因素.恢复区和干扰恢复区呈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累积径流量增长缓慢;纯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效应与林木种类密切相关;农耕地由于土壤扰动大,水土流失严重,累积径流量增长迅速.必须通过构建合理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以进一步防治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80.
植物对沼泽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3个生长季(2003-2005年)对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和毛果苔草沼泽N2O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的影响不尽相同.植物的参与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N2O的排放,2003-2005年生长季小叶章草甸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通量分别是土壤表观N2O排放通量的1.58倍、2.09倍和2.34倍,同期毛果苔草沼泽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通量分别是土壤表观N2O排放通量的1.86倍、1.50倍和1.33倍.3个生长季小叶章草甸N2O排放通量均大于毛果苔草沼泽,这主要是由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以及水文情况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