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及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添  戴伟  安晓娟  庞欢  邹建美  张瑞 《环境科学》2014,35(3):1105-1110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培养,研究了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和油松林这6种天然林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双指数方程可以很好拟合出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过程,准确反映出各天然林土壤的矿化反应特征.天然林各层土壤矿化反应趋势相同,但强度各异.其中,红松林0~10 cm土壤反应强度最为强烈,其下各层土壤的矿化反应强度也显著高于其他天然林的同层土壤;对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矿化特征比较发现,凋落物种类差异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产生较强烈影响,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矿化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32.
NGO     
《环境》2007,(4):11-11
中国首部环境绿皮书出版发行,“绿色和平”再曝金光集团破坏海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格式栲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通过对三明莘口格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林冠层,林木植被层和林褥层及林下土壤层的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差异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格式栲天然林林分持水总量比格式持和楠木人工林分别增加 225.131t/ha 和 296.558t/ha;土壤稳渗值高达 8.09 mm/min,分别是格式栲和楠木人工林的3.3倍和25.3倍。格式栲天然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34.
王延松 《中国环境管理》2003,22(6):22-23,25
针对辽宁省植被尤其是森林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森林结构、天然林等方面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中国幅源辽阔,南北跨度大,在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不同地区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进而造成了土壤质量的空间差异。为了解中国东部天然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本研究依据水热梯度变化特征采集了16个自然保护区52个典型森林土壤样方,测定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指标,包括pH值、有机碳、有机质、总碳、总氮、总磷、总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丰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中国东部森林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空间差异大,宏基因组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为0.03,属弱变异,速效磷变异系数为1.17,属强变异。土壤养分(除总氮、总钾外)、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丰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了基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森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它们在数值上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空间分异规律,为了解中国东部森林土壤状况以及土壤资源合理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普洱市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天然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对比研究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小于天然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而草本层生物量比重大于天然林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比重,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因此,在桉树引种的同时必须考虑由此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林下生物量的研究为平衡发展桉树经济林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然而作为全球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我国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如果仅仅是采伐我国的森林资源,那么国家的森林覆盖面积就会大量减少,不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国家应该停止对于我国的天然林的商业采伐,并且加大对于国外木材的进口,从而保证我国的发展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天然林商业采伐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于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保障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而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9.
《世界环境》2005,(2):15-15
温家宝总理说:要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和草原建设,加强风沙源治理。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0.
经过多年试点 ,国内外瞩目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总投资高达 962亿元。至此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全面进入一个按规划、有步骤实施的阶段。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是全面治理水患、土地荒漠化和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工程实施的目标 ,一是使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 9亿多亩森林得到切实保护 ,年减少商品木材产量 12 3 9万立方米。到 2 0 10年 ,预期新增森林面积 1.3亿亩 ,森林覆盖率增加3 .72个百分点 ,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