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昆仑 《防灾博览》2011,(1):44-47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将来临。多年来,植树造林已成我国的基本国策,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因为森林树木素来被誉为“地球之肺”,它能把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消除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42.
经过多年试点 ,国内外瞩目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总投资高达 962亿元。至此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全面进入一个按规划、有步骤实施的阶段。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是全面治理水患、土地荒漠化和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工程实施的目标 ,一是使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 9亿多亩森林得到切实保护 ,年减少商品木材产量 12 3 9万立方米。到 2 0 10年 ,预期新增森林面积 1.3亿亩 ,森林覆盖率增加3 .72个百分点 ,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3.
攀西地区实施退耕和天保工程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攀西地处长江上游,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生态退化严重。论述了攀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及地方财政的弱势地位造成对森林依赖性砍伐,法律法规等各项具体配套措施不到位,利益分享补偿机制等制度建设落后于实践,群众的落后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难以摒除等都使工程实施初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当地群众脱贫又返贫,社会矛盾激化等。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区分当前和长远两个层次,在当前主要依靠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吸引民间投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强化普法执法,加强现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等;远期内,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水电,旅游等资源商品型替代产品,重视农村科教文卫普及,摒除陈规陋习,控制人口增长,树立“环境容量/土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等  相似文献   
44.
经过对勃利县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根据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措施,例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45.
《世界环境》2005,(2):15-15
温家宝总理说:要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和草原建设,加强风沙源治理。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6.
郭梅堂  刘永和  孙林宗 《青海环境》2001,11(2):79-81,85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北山林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是实现北山林区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且是一件有利于黄河中下游人民生活的大事。通过对林区资源、资源管理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何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7.
不同人类活动方式所造成胁迫因素通过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南岛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论文通过图论分析法将各种胁迫间交互作用关系矩阵化,然后通过矩阵计算分析它们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不同胁迫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简明化。图论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娱乐业、森林火灾、经济林种植、热带农业、木材砍伐等不仅影响力大,而且敏感性高,应该作为不同胁迫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中重点关注的胁迫因素;胁迫因素集合中存在强连通性子集,对子集中任何一种胁迫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评价都需要考虑其对或受到集合中其它胁迫因素的影响。不同胁迫相互作用关系中,协同增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能通过协同效应加大对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8.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天然林禁伐具有长远的生态意义,对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也有积极作用,但同时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挑战;天然林禁伐区财政收入减少,GDP增长速度减慢,居民收入降低,以木材运输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萎缩,劳动就业压力加大;退耕还林区粮食产量减少,农民生活受影响。当前,在两大工程实施实施过程中,出现虚报退耕面积和造林成果数字,一刀切,重视经济林、轻视生态林,林种和种植结构雷同,林区欠帐无法偿还,地方资金不配套,退耕后农业不知如何发展等问题。为此,笔者建议:退耕和“天禁”与区域脱贫、社会建设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分生态类型区实施;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应加强科学规划,进行技术攻关和科技集成,创立新的农林牧复合种植模式、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9.
雅安市天保和退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类生存哲学的革新,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以截止2005年底雅安市天保和退耕工程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吸收CO2和释放O2、净化空气、娱乐与旅游方面今后每年将产生的生态效益为112.56亿元,表明了实施两大工程后的巨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0.
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然而作为全球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我国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如果仅仅是采伐我国的森林资源,那么国家的森林覆盖面积就会大量减少,不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国家应该停止对于我国的天然林的商业采伐,并且加大对于国外木材的进口,从而保证我国的发展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天然林商业采伐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于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保障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而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